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移民全球 > 第五百零三章 河套之战(八十八)

第五百零三章 河套之战(八十八)(2 / 2)

 推荐阅读: 银月英雄传 江枕鸾溪 穿越之彪悍农门妻 LOL:我真没想当战狼啊 网游:开局绑定战争领主系统 据说大BOSS他邪魅狂狷[快穿] 田园小针女 枯萎花园 原神之双荧 萌宝小甜饼:爹地来啦,快跑!
最新网址:hbcjlp.com

因为在一个大社会里,个体力量是渺小的,往往需要附着于一个小社群,才能在竞争中不被吞噬。

“宗族”就是华夏文明中,最基本的一个社群单位。

姓氏和血缘,成为了抱团取暖的凝聚点。

由此再上升一个层级,凝聚点则是基于地理位置及生存环境的共性,而形成的地域性共识。

比如晋商、徽商、温商等商帮的形成,就是典型的例子。

人人都知道两个人加在一起的力量肯定大于一个人。

但两个陌生人放在一起,得出的答案却未必是一,也可能是零。

一言以蔽之,任何社群的存在,都需要有个能帮助个体间达成共识的“地缘凝聚点”。

这个“地缘凝聚点”可以是共同祖先;可以是地域;可以是一段能引发共鸣的历史。

在成为“地缘凝聚点”这个问题上,宗教看起来比之其它点要更有优势。

一个宗族的扩张,需要数代甚至数十代人的努力。

但一个能满足时人某种心理需求的“宗教”,却有可能迅速传播,并形成规模效应。

比如每到一个古典王朝行将崩溃时,就会涌现于“农民起义”浪潮中的各种攀附佛教、道教和一神教的宗教组织。

又比如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帮人用“信仰”消灾解难、治病养生的各类地下教会,乃至邪教组织。

从技术上看,一神教的传播能力及凝聚力,又要高于其它宗教。

这其中尤以3.0版本的绿教为甚。

对于我们这个国家的少数派来说,无论其所保持的自身特点,是该归于民族特点,还是宗教特点,本质上就是为了凝聚自身所处的社群。

从这点来说,以宗教为标识和与宗族或者血源为标识,并没有区别。

然而,同样从技术上来考虑,对于客观上属于“少数派”的社群来说,到底保留多少成分的识别度又非常重要。

从少数派的角度来说,保有的识别度过小,将面临被多数派融合的风险。

过大甚至与大环境格格不入,那么实际在做的就是一种“自我种(民)族隔离”,并最终身受其害。

世界是多元的,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问题并非只存在于中国。

实际上,中华文明本身的包容性,使得这一问题在中国并不算突出。

在认同自己“中国人”大身份前提下,只要不做到“自我民族隔离”的程度,民族矛盾并不会凸显。

只是“度”的掌握永远是个问题。

就从西海绿教的角度来说,为了不被周边民族吞噬,特别是多数民族。

以宗教属性来强调自身独立性的需求,将会一直存在。

问题在于,“中国认同”的基础其实是“文化认同”,这又与一神教本身的“排他性”有结构性矛盾。

这就需要彼此作出一定的妥协。

必须面对的现实是,不管此类问题出现在何地。

在多数派往往占据了政治及话语权的优势,这个压力更多是由少数派所承担的。

在欧洲一神教借大航海之势向中国传播之时起,类似问题也曾经出现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