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安全还能得到有效保证的情况下,麦哲伦船队的内部矛盾,暂时没有因为这次失望的发现而触发。
除了潘帕斯草原以外,阿G廷大部分的领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我国的西北地区及蒙古高原,就是属于这一气候类型。
联想之下,大家应该能意识到,这一气候区的温度和降水情况要严峻的多。
大部分时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位于远离,或被高地隔离的大陆腹地。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与海洋距离并不遥远的阿G廷南部地区。
同样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并且还是比较糟糕的那种。
观察南美洲的地缘政治结构,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
那就是智L在太平洋的海岸线,占据了整个南美洲太平洋岸线的一半以上,超过了5000公里。
而它的东西平均宽度却只有180公里,抛开智L后世国土形成的历史不谈。
沿南美洲西沿延伸的“安第斯山脉”,是智L狭长国土结构形成的地理原因。
换句话说,安第斯山脉分水岭,成为了智L与巴X、阿G廷三国的边界。
潘帕斯草原以南,西接安第斯山脉、东临大西洋阿G廷南部地区,被称之为“巴塔哥尼亚高原”。这片高原年均降水量,不超过300mm,西向东递减。
并且风力强盛、尘暴不断,导致中、东部呈现为荒漠、半荒漠状态。
与水草丰美的潘帕斯草原相比,这一地区所饲养的牲畜就主要是“羊”了。
以至于我们还能看到一个,与高原同名的地理标签——巴塔哥尼亚沙漠。
这种生存条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蒙古高原的情况。
问题是这条背山靠海、西高东低,总面积为67万平方公里。
东西平均宽度不过450公里的狭长地带,看起来并不应该成为一片干旱、半干旱之地。
巴塔哥尼亚高原荒漠化现象,与安第斯山脉及一种特殊的气候现象——“焚风现象”有很大关系。
南纬35度以南智L与阿G廷国土,正处在西风带,南北纬35度-65度间之中。
从太平洋和智L方向而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
在越过安第斯山脉后会迅速下降增温,使得风力所及之处的气候变得干热。
这一现象,在很多高大山脉的背风面都会出现,以至于被形象的命名为“焚风”。
由此在山脉背面所形象的降水稀少现象,又被称之为“雨影现象”。
当然,焚风只存在于山脉北风面的高地之上,远离山脉主体的沿海平原带,并不处于“雨影”之下。
比如拉普拉塔河下游平原属性的“潘帕斯草原”,其南部虽处于西风带,但受到的影响就小得多了。
不过如果山脉的背风面紧邻海岸线,风向又常年不变,大家就会看到荒漠与海洋共存的现象了。
在巴塔哥尼亚高原的中南部,情况就是如此。
最终发生叛乱的地点,位于后世阿G廷东南部的S胡利安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