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希望不仅仅是拿回大员,更是从Z央帝国的新主人那里,获得通商许可。
事实上,数年前荷兰人曾经遣使试探过清廷的态度,希望能够获得通商许可。
然而这个新王朝,完全对西方式的贸易交流不感兴趣,只同意将对方纳入自己的朝贡体系。
1793年,这一幕又在英国身上上演。
大英帝国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同样没有能够打开中国的贸易之门。
唯一的差别,在于高高在上的天朝皇帝,从康熙换成了乾隆。
这次失败的接触,加深了荷兰人对他们眼中的,鞑靼人朝廷的不信任感。
只是既然这次是清廷主动示好,那么事情或有转机。
此后荷兰人两次派出舰队前往福J沿海,试图以帮助清军进攻明郑为条件,来换取贸易权和大员。
然而清廷福J当局,对是否要借助外部势力解决内政问题,充满着疑虑。
如果荷兰人愿意以雇佣军的身份参与,那么事情要好处理的多。
涉及到贸易开放和大员主权这样的Z治大事,这个责任是他们无法承担的。
为此,荷兰人退而求其次的将合作目标具体到:
荷军帮助清廷拿下被明郑控制的仙、鹭,之后清军再帮助荷兰人拿回大员。
1663年至1664年期间,在荷兰人的协助下,清军夺取了仙、鹭,明郑势力随之正式放弃D陆,退守大员、澎H。
然而清军却并没有紧接着“帮助”荷兰人夺回大员。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清朝方面是完全没有诚意的。
原因在于,随着大员开发的深入,即使没有明郑割据的Z治因素,生活在大员的天朝移民,无可避免的会越来越多。
随着数量的增长,中原王朝并不能容忍一个有自给能力,且与Z央之国有千丝万缕的地缘关系板块独立。
因为这样一片土地必将会在地缘Z治层面,对Z央之国造成影响。
作为海盗基地,仅仅是这一影响的初级表现。
讽刺的是,在为大员引入天朝移民的问题上,荷兰人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从军事角度看,荷兰人的协助,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
换句话说,即使没有荷兰人示好,清军也势必能拿下仙、鹭。
反之,即使有荷兰人的协助,拿下大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
在这一问题上,清朝方面有着清醒的认识。
这使得荷兰人的协助,更多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
事实上,在20世纪后半叶,大员海峡重新陷入对峙状态之后,后世的情形与现在,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区别在于,现在的我朝,在做足战略准备后,最终得以用军事手段解决大员问题。
20世纪的Z央政权,在面对有强力外援的大员岛时,一时无法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金、马两处近岸岛屿,被刻意留给大员割据政权,并通过“JM炮战”一类的手段,在客观上淡化大员海峡的地理分隔作用。
战争本身也是一种交流手段,在没有正常交流渠道的情况下,对抗本身同样能起到淡化疏离感作用。
一旦地理分割,使得两个地缘Z治板块,连对抗的机会都没有了的话,那么彼此之间剩下的就只有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