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后世马达加斯加人,无论在人种还是语言上,都更像是一个东南亚人。
与津巴布韦黄金帝国的崛起一样,班图人最终能够跨越,平均宽度达到450千米的莫桑比克海峡,与阿拉伯人的助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绿教商人成为了马达加斯加岛,与外部沟通的最初桥梁。
这些中世纪进入的外来文化、M族,与后来殖民于此的欧洲人一起,使得马达加斯加岛,一如非洲大陆一样,成为了一个Z族、文化多样性的地区。
JD教、绿教、原始宗J在此,都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更让人感兴趣的,是那些来自南洋群岛的先民,是如何横穿印度洋,抵达马达加斯加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后面,达伽马做同样的事情时,将会有所解读。
黄金几乎是,每一个欧洲航海者,最梦寐以求的收获。
在南部非洲,意外发现一个新的“黄金帝国”,自然是一件,值得葡萄牙人欣喜的事情。
通过赠送礼物等和平手段,葡萄牙人后来,也的确与“莫诺莫塔帕王国”,建立了贸易联系,并将这种关系,维持至16世纪中叶。
不过,这种关系本身并不稳定,一则土着王国知道,自己国力基础是那些出产金矿,
与西非黄金帝国一样,并不愿意,这些外来贸易者知晓金矿的产地,甚至影响干涉自己的Z治。
而有技术优势和Z治背景的贸易者,又希望透过Z治干预,得到更大的利益。
尤其是他们在沿海地区,建立稳固的据点之后;二则,葡萄牙人并不是黄金贸易的唯一受益者,阿拉伯人才是这一地区,黄金贸易的拓荒者。
基于二者的竞争关系,每当葡萄牙人试图通过武力或Z治干预,控制莫诺莫塔王国时,阿拉伯人总会站在他们的对立面。
最终在18世纪,通过战争和各种Z治操弄,葡萄牙人还是在将莫桑比克,从“莫诺莫塔帕王国”中分离出来,置于了自己的“保护”之下。
这一Z治成果,也在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中,得到的确认。
不过,土着王国的主体——津巴布韦高原,则成为了英国殖民地。
19世纪30、40年代,由于受到英国人的挤压,原先殖民于南开普地区的“布尔人”(荷兰人后裔)。
被迫向南非高原东部,班图人居住的草原地区迁徙。
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之下,以祖鲁人为代表的南非班图黑人部落,则跨越林波波河,向津巴布韦高原迁徙,
并成为征服绍纳人,成为津巴布韦高原的统治者。
当英国人通过布尔战争、祖鲁战争,等一系列战争,击溃在南非的竞争对手和土着势力,成为南非的主人后,
很自然的也开始顺势,向津巴布韦和整个南非高原北部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