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一国的海洋影响力延伸,并不仅仅取决于海军的实力,以及海岸线的质量,更取决于你,
在全球各沿海板块,尤其是关键海峡水道上,是否拥有基地。
后世人们谈论中、米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最容易被忽视的也正是这点。
作为西方强盗文明发展的巅峰之作,米国不仅凭借米西战争,以及太平洋战争的胜利,
在西太平洋拥有,属于自己的海外领地(G岛)。
更可以凭借,与西欧国家的地缘及同盟关系,尤其是与英国,获取那些前殖民帝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缘Z治遗产。
典型案例,就是米国从英国手中,租借“迪戈加西亚岛”,从而获取了,在印度洋中心位置的支点。
相比之下,没有殖民和大航海强盗时代积累的天朝,在拓展蓝海影响力时,就掣肘多多了。
先天不足,但后天可补,比如:填海造岛的L海,是天朝能够,直接延伸海洋控制力的最重要领域。
南沙在天朝海洋战略中,所起的作用,类似于G岛之于米国。
至于印度洋,支点国家是否愿意合作,更多要看天朝,所能展示的贸易合作前景了。
柯钦愿意与葡萄牙人合作,也正是看中了,与之合作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尽管,这种合作,尤其是允许对方,在自己领土上的军事存在,难免会让人想起,后世存在于天朝的“租界”。
对这一合作倍感威胁的,自然是一心希望驱逐葡萄牙人,并且不愿看到柯钦坐大的卡利卡特了。
在控制卡利卡特宫庭的阿拉伯人看来,之前与葡萄牙人的几次冲突失败,更多原因在于自己准备不足。
当葡萄牙人的堡垒开始兴建之时,卡利卡特的备战工作,也紧锣密鼓的运转了起来。
公元1504年,据守柯钦堡垒的葡萄牙人,迎来的真正的挑战。
为了拔掉这颗钉子,卡利卡特集结了它所有的力量,包括那些,服从于卡利卡特的马拉巴海岸城邦。
这其中,包含总数不少于6万的,由印度人组成的陆军;以及不少于150艘的船只,由阿拉伯人操控的海军。
葡萄牙方面的军力,则包括总数不超过5艘的卡拉克、卡拉维尔,两种型号的葡萄牙战舰;堡垒内的兵力,也仅有150人左右。
即使,加上柯钦派来协助的数百印度军队,胜利的天平看起来,完全倒向卡利卡特一边。
然而,战争从来不是一个,拼数量的游戏,尤其是处在技术革命时代。
技术领先方,往往能够凭借技术上的代差,以非常小的代价,取得巨大的胜利。
在陆地上,葡萄牙人构筑的坚固堡垒,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兵力的不足。
封建贵族林立,以及频繁的战乱,使得欧洲人在构筑城堡上颇有心得。
十字军东征时期,是欧洲城堡技术的一个大发展期。
正是依靠坚固的城堡,十字军骑士们,才在绿教徒的包围当中,拉锯了那么长时间。
文艺复兴时期,科技水平的发展,又进一步让欧洲的城堡,在设计上日趋科学。
由此,也在16世纪初,催生出了世界军事建筑史上,着名的“棱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