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直接的后果,是因为荷兰人的插入,使得“新尼德兰”或者说“纽约”,在当时,成为了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南北分割点。
这一点,倒是与其气候分割点的属性极为贴合。
至于说哈德逊本人,他的故事却还没有结束。
以“地缘”这个视角来说,并不会去追溯某个传奇人物的一生,但如果这个人的经历,与重大地缘事件相关的话,那还是一个很好切入点的。
以这个需求来说,哈德逊生命终结前的最后一段经历,可以帮助解开另一个谜题,那就是为什么会有“J拿大”。
最早帮助法国发现哈德逊河口的,是1524年的一名意大利人。
最早代表西班牙登陆哈德逊河口的,是1525年的一名葡萄牙人。
而最早帮荷兰探索哈德逊河的,又是一名英国人(1609年)。
好了,听到这些是不是有点晕?
其实将“航海家”服务于“外国”的现象,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那些在各国,寻找实现抱负机会的“客卿”做类比,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在大航海时代数以百计的航海家中,哈德逊之所以能够获得学者的青睐,原因之一在于他的传奇经历。
1610年,这位帮助荷兰撕裂英国殖民地的航海家,再次从M斯科公司,得到了一份工作合同,替后者探索“西北航道”。
这次,哈德逊没有再跑到纽芬兰岛南面去,而是老老实实的驶入拉布拉多海。
在哈德逊还在思考,下一步的方向时,我们不妨先结合地图,从天帝视角来观察下,真正具有可行性的“西北航道”,应该是什么样的走向。
看看加拿大地图,你们很容易发现,在美洲大陆之北、格陵兰岛西侧,存在一片轮廓呈三角状的群岛。
这个群岛有一个,很能反映其地理、地缘Z治属性的名称——J拿大北极群岛,后面简称“北极群岛”。
这当中被为引人注目的,是三个大型主岛,包括:东南部的“巴芬岛”、西南部的“维多利亚岛”、北部的“埃尔斯米尔岛”。
以面积来说,这三个岛屿,在后世全球范围内都能够排入前十,分别为第5、第8、第10。
要知道,滋养了后世英国和5000万人口的“大不列颠岛”,在这份榜单中也不过排名第9。
若单纯以面积论英雄,为英国发现这些岛屿的殖民者,无异于再造了最起码3个英国。
将土地面积视为最重要的指标,是初级Z治爱好者常犯的一个错误。
如果知道上述三大主岛的总人口,不过余人,其中绝大部分,更是生活在气候相对温暖的巴芬岛南部,
并且最接近北极点,埃尔斯米尔岛甚至几乎是个无人岛时,相信就不会太在意它们的面积了。
实际上,即便是在技术发达的21世纪,北极群岛上的居民,都还是被国人,称之为“爱斯基摩”人的“因纽特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