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拓跋诘立刻欣喜若狂起来,哪里还有半分的疑虑
“多谢都尉栽培,若老主人在天之灵能得知小主人有此福祉,一定能够安息的”
不得不说,对于一个如同风中残烛般,随时就可能覆灭的小部族,再也没有比被汉家势力接纳庇护更好的结果了,南匈奴就是个好例子
而作为遗孤的拓跋姐弟俩,相比能攀上徐峥的亲戚,自然要比守着一个“籍籍无名”的拓跋族名要强百倍,拓跋诘没有不满意的道理
只是眼看此事可以告一段落,拓跋诘甚至有了行礼告退的倾向时,一直安静待在一旁拓跋力微却忍不住叫唤起来
“姐姐!!~”似乎预见到了从小一起长大的血亲即将分别,语调颇为凄苦,让人忍不住有了怜悯之情
~
虽然此行的拓跋诘曾一再强调,没有献女之意,可是作为此番认亲的唯一依仗,并且在认亲成功后除非徐峥主动放手,否则拓跋玉儿绝没有随同离开的可能
要解释这是为何,就不得不提起此时连中原各个家族之间都还有在实行媵制度
媵就是一般是跟随正妻一同嫁到夫家的女子,规格较高的便是这种拓跋姐妹一般的亲姐妹同嫁
规格中等则是一个身份较高的女子偕同一个或几个宗族女子同嫁;规格最低的便是侍女陪嫁。这样嫁过去的前者就是妻,后者便是媵妾了。媵妾的地位要比妾高很多,有正式的身份,甚至可以出席正式的宴会等等
这样的制度在战国直至三国时候的贵族之间非常盛行。从政治角度讲,这种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嫁女一方的利益。假如作为正妻的女子死去,或者没有生育,那么媵妾取代她的位置,以媵妾和“娘家”的密切关系,依然可以保证“娘家”的利益
而这也是拓跋诘,只问拓跋力微如何安置,而绝口不提拓跋玉儿的原因
因为能与徐峥攀上亲戚,完全是因为当年意外遗失的遗孤之一,可是这位遗孤与拓跋部有多少情分未曾可知,一旦情况有变为了最大可能的保住拓跋家独子,无论如何都得在徐峥身上继续加码
而拓跋部唯一能拿得出手,或是徐峥唯一在乎的就只有拓跋玉儿了
毕竟女子在胡人部落中的地位更加不堪,想想匈奴人为了人口繁衍,衍化出蒸母(虽不是生母)、报嫂的风俗
还有史书上汉歙侯赵信,作为原本归附汉朝的匈奴小王,再度投降匈奴后,因为他长期在汉,熟悉汉朝的军、政情况,大单于遂封他为“自次王”,以姊妹为妻之,与他共谋图汉
连与汉朝对抗多年相互学习的大匈奴都是如此,而还未成气候的拓跋部此时作为杂胡好不到哪去
于是当拓跋诘闻言后,忐忑不安的抬头望去时,看见徐峥再度搂住了拓跋玉儿的腰肢作为答复后,终于放下了心中最后一口气来,只是还来不及开导劝诫少主人,反倒是坐在徐峥身旁的拓跋玉儿先开了口
“力微不要吵闹,以后一定要听都尉和老师的话,姐姐就在这里不会有事的”
一通流利汉言汉语吓的徐峥差点松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