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身边站着个俊俏丫环,名叫鸳鸯,机灵体贴。
见状,不待吩咐便递上老花镜。
贾母接过戴了,将两位姑娘上下仔细打量一番,十分喜爱。
抓住其中一人的手来摩挲,嘴里连声说:“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
尤氏心思通透,一听这话,便知老太太又起了“爱美”之心。
贾母喜欢将漂亮女孩子聚拢在身边,除了迎春、探春、惜春是贾家姑娘外,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都是亲戚家的,未来都会出现。
丫鬟中格外出彩的,如鸳鸯、袭人、晴雯等,也都是她亲手调教的。
尤氏今日盛装艳服,光彩照人,脑中转过许多念头。
不禁想到,若论才情,自家妹妹或许不及诸位小姑子。
但若单论品貌,那是绝不会输的,最差也是平分秋色。
两位妹妹眼见着长大,丈夫贾珍的目光越来越多留在她们身上,将来之事已能预料。
即便她有心阻止,也恐难避免。
如果妹妹们能在贾母面前挂上号,甚至得到她老人家的欢心,多少也会有些防备效果。
打定主意后,她走近前来,款款笑说道:“让老祖宗见笑了!
这是孙媳妇家的两位妹妹,小名唤作二姐儿和三姐儿。
今儿正好也在府上,非要过来拜见老祖宗呢。
我瞧着,是想沾沾老祖宗的福气!”
两位尤家姑娘亭亭玉立,俏脸染霞,忙向贾母行礼请安。
假不假的无所谓,贾母听了这等奉承的话就高兴,慈祥笑道:“你们有心了!都快起来吧!”
又扭头吩咐道:“快拿些见面礼来!”
自有丫鬟去取了,稍后奉上。
“多大了?”贾母问道。
“十六。”
“十五。”
尤氏姐妹各自答道。
此二女俱是花容月貌,颜色俏丽,让人见而生爱。
但与尤氏并非亲姊妹。
当年她们生父死后,母亲改嫁尤家,姐妹俩年纪尚小就跟了过去,改了尤姓。
结果没几年尤老爷也死了,尤老娘没再嫁,只守着一双女儿过日子。
因与荣国府这边关系隔得远,此前并没有拜见过贾母。
聊了一阵子,贾母生出亲近之意,便命她们在身旁锦凳上坐了。
又拉着尤氏双姝的手,嘱咐道:“以后多来顽,家里姊妹多,一起解解闷子。”
将眼镜递给鸳鸯收了,贾母又对坐在身侧的薛姨妈说道:
“宝玉说这戏是新的,是什么‘柳氏新戏’,演的极好,我总不大信。
他们年纪轻没见过世面,哪里知道好的坏的。”
薛姨妈亦着盛装,满头珠翠,四十出头的人看着不过三十许,身段丰腴,脸带贵气。
蟠儿年纪轻轻的,贾母能来给的面子可是太大了。
她颔首笑说道:“老太太说的是呢,他们哪儿能跟您老的火眼金睛比!
只是听蟠儿讲,这戏在外面是极受欢迎的,大概也有一二可取之处。
正好请您老给掌掌眼,也是他们的福气,怕还要求着您老斧正呢!”
贾母亦笑着点头,当仁不让道:“别的不敢说,论起听戏,咱家里倒还真没有谁比得上我这老太婆的。”
这时,忽有一人哈哈大笑,待惊动了众人又忙拿手帕一晃掩了嘴。
妖娆的身子仍止不住花枝乱颤,头上八宝攒珠花摇晃得似要掉下来。
此女正是贾琏之妻,王夫人内侄女,大名王熙凤,亦称“凤姐”,小名“凤哥”。
她最善在贾母面前调笑嬉闹,引老太太开怀,被唤作“泼皮破落户儿”。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乃是神仙妃子般的人物。
身为孙媳妇,她正站在一旁侍奉,却不知为何发笑。
众人都疑惑不解的看过去,等她解释。
贾母也忍不住问道:“凤丫头,你又搞什么名堂?莫不是发了癫!”
凤姐闻言,收了笑声,脸上仍带着调皮笑容,歪着螓首,笑说道:
“自是笑该笑之人!”
虽没点名,可是看她那挑衅似的目光,便知指的是贾母了。
众人更觉奇怪。
贾母亦笑,问道:“哟!竟是笑话我呢?
那你倒说说,笑话我什么?
要是说的没理儿,今儿就撕了你这张嘴!”
凤姐柳眉扬起,一双丹凤眼笑意盈盈,朱唇轻启,得意说道:
“俗语说‘说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
姨妈说您老是‘火眼金睛’,老祖宗也不想想,这可是谁才有的宝贝呢?”
薛姨妈正笑呵呵的瞧热闹呢,听得一愣,怎么还扯到自己身上了?
随即反应过来,指着凤姐笑嗔道:“凤哥儿这张嘴真该撕了去!最会胡乱编排人!
挑拨离间,惹得老太太厌了我,于你有什么好处?”
贾母也明白过来,呵呵一乐,笑说道:“哼!你倒编排起我来了!我看你才最像猴子!
天不怕地不怕的,吵吵闹闹也没个娴静的时候!真该找个唐和尚来治治你!”
凤姐掩嘴而笑:“唐和尚可不行,还得佛祖菩萨来!
我瞧着,满屋子里也就老太太最慈眉善目,最像是菩萨了!”
又引得贾母欢笑,众人亦陪笑。
玩闹间,下人过来禀告,说戏班已经准备妥当,请问老太太何时可以开戏。
经过了几道手,这话儿才最后由尤氏传达到贾母耳中。
因定好了先演新戏《霸王别姬》,倒也无须急着点戏。
贾母便道:“现在开戏吧”。
下人应了,忙快步走去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