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混迹着大小十多股势力,这些势力间也经常发生火并。
在这些势力中,吴志不算势力最大的,也算是势力极强的。
由于在江上吃饭,吴志对长江地形非常了解,长江中有许多岛礁,其中最大,位置最险要的一处叫做江心岛。
吴志建议汉军夺取江心岛,在江心岛上建立中转站,往岛上运兵布防。
如果汉军能够夺下江心岛,不仅能够就近警戒唐军水军行动,还可以节省运兵时间和粮秣补给路程。
吴志信誓旦旦提出了建议,并且主动请缨,只要孙立德给吴志一个大义名分,他便可以招揽长江上多支江洋大盗协助汉军渡江作战。
他甚至承诺,在不需要动用孙立德一两银子的情况下,他可以在短时间内凑出一支人数在一百五十人左右的部队。
吴志给孙立德描述了一个美景,并且等待孙立德回复。
孙立德没有水战经验,但是,战争中的很多经验都是可以互通的。
孙立德不是战场新丁,不会被这名大盗的画饼蒙蔽。
几乎是吴志话音刚落,孙立德意识到了这个战略的最大问题—粮道补给问题。
在吴志的计划中,汉军只要夺取了江心岛就拥有了可攻可守的能力。
条件允许,将士们可以趁势发起进攻,条件如果不允许就退上岛,唐军水军只能弃船登岸。
一旦陆地上作战,这些见惯了刀口舔血的大盗们未必会输给唐军。
这个看上去无懈可击的策略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上岛部队的粮秣后勤问题。
如果唐军水军不跟汉军正面接触,封锁住运输通道,对汉军进行围困,汉军失败风险很高。
除了战术上的难点,还有身份上的问题。
孙立德在成为汉王之前曾经吸收大量土匪加入军队,出于权宜之计,也曾经招募过一些穷凶极恶的土匪。
这些土匪给汉军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
因此,孙立德称王之后,整肃军纪,把一些劣迹斑斑毫无悔迹的土匪给遣返了。
汉军利用了五年时间树立军纪,孙立德拿不住,军纪完好的情况下,吸纳这么一批江洋大盗未必合适。
不仅可能败坏将士们军纪,还有可能让平民产生杀人放火等招安的错误心理。
孙立德也明白,如果自己拒绝了这伙人,他们不仅有可能重操旧业,继续干害人的买卖,还有可能向唐军兜售汉军战情,以博取出身。
不同于之前那位老实巴交的渔民,这些在水上讨生活的江洋大盗们国家意识很淡薄。
即使孙立德接纳了这支江洋大盗,也无法彻底保一方太平。
只要有利可图,依旧会有新的江洋大盗在长江上害人。
事急从权,孙立德最终接受了吴志的投靠,给吴志安排了夺取江心岛的任务。
为了防止影响伏波军纪律,孙立德把这支部队单独成军,建立了归义营。
吴志并不知道孙立德在短短一瞬间脑海中想了些什么。
招安成功之后,吴志反复感谢孙立德的恩情。
吴志随后离开,他也不知道,在孙立德心中,江心岛战场只是一个辅助战场,为了牵制唐军注意力设置的次要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