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结合大学应用数学系学生谘询办事处的资料,他们得知许静嘉在二零一一年九月经由校内的学生笔电购置计划,购入了一台入了一台L品牌出品的笔电。这笔电的取货日期在二零一一年的十月下旬,与电子档案的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吻合,恰恰间接证明了电子档案的数量增长,与许静嘉使用电子装置的习惯有关。
傅良涛和庞季同进而透过李周二人和徐宁之等人收到电子档案的时间,以及档案的内容,分析犯人在某一个时间点想要传出的具体传闻。
他们在分析电子档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点,就是在副学士期间犯人尝试制造的传闻远多于他们所发现的。犯人随时间调整自己的传闻的内容,传闻的主题逐渐变得更集中,成效不大的主题逐渐为犯人所淘汰,最终剩下的就是「拜金」、「动机不纯」、「功利主义者」、「于感情事上随意」、「喜欢观看不可描述内容」及「卸责」这几个主题。
而这些也正正是徐宁之、刘子君、程巧,以及傅良涛和庞季同近日查访的人们眼中,有关许静嘉这个人的标记。
除了B、D、G-I项以外,几乎所有的传闻都由这些电子档案证实与犯人有关。然而,与整容有关的B及另外的G项和H项,即便无法找到相关的电子档案,他们都一致认为与网络骚扰事件脱不了关系。
电子档案的内容让这些传闻都变得极为真实。透过各个电子档案最早出现的时间,傅良涛和庞季同整理出犯人制造每一个传闻的时间。二人渐渐觉得这些传闻虽与傅良涛透过心理学观察的结果不符,却又让人无法质疑。
时间过去了又怎样,内容的真实性并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傅良涛可以感觉得到庞季同在分析这些电子档案的过程中,逐渐认同了这些由犯人赋予许静嘉的标记。早前,透过心理学分析得出来的结果,已被庞季同视之如无物。
那么,傅良涛他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