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一脱口而出。
“易少棠,并非闻宽亲子,只是义子。而闻宽的儿子颜凝之,在十三年前,替朕挡下刺客的致命一剑,最终不治身亡……”
武则天看上去愁绪满怀。
而李正一却在脑海里,沉思着。
十三年前,也就是公元684年。
这一年,徐敬业举兵。
反对武则天把持朝政。
还有骆宾王。
也是在这一年,留下了千古奇文《代徐敬业讨武瞾檄》,若是想看文人如何优雅地、不带一个脏字地骂人,大可参考这篇文章。
祭酒之子,死于十三年前。
而且,还是帮武则天挡剑而死……
李正一喃喃自语道:
“十三年前,难道是徐敬业谋反之时?”
武则天点点头,说道:
“对,十三年前,徐敬业举兵造反之时,又逢民间饥荒年,故而,朕行出洛阳宫,前去为灾民祭祀祈福,却路遇刺客,当时若非颜凝之挺身相救,朕恐怕早已……”
说罢,武则天的神情有些黯然。
“皇祖母,孙儿没想到,您和祭酒之间,还有这样的一段往事……”
李正一面带疑色,很是惊讶。
“是啊,这些年,这些事,都恍如眼前……四十二年前,闻宽的父亲,支持朕成为皇后,七年前,闻宽他又极力支持朕登基称帝,可谓是给了朕最大的帮助,这颜家祖孙三代,于朕,都有大恩情!”
说罢,武则天沉沉一叹。
她的眼里,写满了往事的回忆。
双眸间,似乎有着化不开的浓愁。
听到这儿。
李正一算是明白了。
祭酒与武则天之间,居然还有这样一层关系,所以,武则天会信任祭酒,也难怪……祭酒会成为武则天的心腹。
再一回想。
一直以来,李正一对祭酒这个人的政治立场,颇有些摸不清头脑。
明面上,祭酒是武三思的人,也就是武家势力的一员,可背地里,又好像在悄悄地,帮助李正一。
似乎是朝三暮四之人。
可如今一看。
祭酒之前做的每一件事。
都不再令人费解。
刚穿越来时,李正一深陷科场舞弊案,而祭酒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从旁委婉说情。
不是自作主张。
分明是揣摩了武则天心思的。
说起来,当时的武则天对宋璟,也并未全然怀疑,加之崔氏玉娇与上官婉儿之间“结拜姐妹”的这层关系,祭酒才会暗中帮助李正一。
还有那次。
在厚德布庄。
李正一“偶遇”武传宁郡主。
祭酒之所以提前告知郡主,也是在揣摩武则天心思后做的决定。
很明显,武则天是想要撮合这一桩“乱点鸳鸯谱”的婚事。
所以,祭酒通风报信,不难理解。
思虑至此。
李正一兀自慨叹道:
“皇祖母,其实,孙儿觉得,短短一生中,能遇到彼此都信任的人,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于您,于祭酒而言,都是如此!”
这话,他说的是自己的心声。
确实。
人生在世。
能遇到一个彼此都信任的人,实在不容易。
武则天不仅遇到了,还不止一个。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祭酒一家三代,都可以算是武则天的贵人了。
这对武则天来说,无疑是幸运的。
“寻儿,你倒是看得通透……”
说罢,武则天的眼里,不经意地,闪过一丝隐隐的惊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