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婉点了点头,带着回忆道:“确是陈家娘子说的。
她还说,陈尚书想告诉您,一些事不可强求,退一步,海阔天空。
五均六筦,乃是皇帝与三公商议数月的结果,于这近日才放出风声。”
“婉儿,陈府的好意,为夫自是心领了。过两日,你遣人给陈府送一些礼物过去。但眼下之事,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退,是不能退的。
要是为夫退却了,可能会有一时的安逸,由此导致的,将是许多人的艰苦。
为夫,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事情这么发展下去。”王匡无奈道。
夫君王匡的身影在她心目中逐渐高大起来,她的眼睛越来越亮,小小失落的同时,忍不住有些得意。她的夫君果然是有更远的打算,作为夫人,当是共同进退才是。
“夫君放心,婉儿知道怎么做。”
孙婉应承后,没敢打扰夫君的深思,连带着将王令仪和王志也招呼到了一旁,令侍女看管着,她则是去厨房中继续忙碌夫君说的那“蛋糕”。
只留得王匡一人在石桌上,计算书写着什么。
皇帝新政的关键一步,五均六筦之法,是个大问题。还真是个……爱折腾的皇帝。
王匡叹了口气,为了大新,他只能尽力为父亲“擦屁股”。
前些日子,导致皇帝命王匡辞去行使的主观因素,即是因为这五均六筦的事情。
何为五均六筦?
一句话概括,即皇帝打算将民间的很多业务都收归国有,由朝廷督造,设立价格。
包括此前已是下令的铸钱,还有最新发出的盐,铁,酒专卖,名山大泽之物,如茶叶之类的税收问题。且打算在常安,洛阳等五地,设立五均官吏,下置五均丞五人,以平息物价,使得价格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此五均官吏的设置,还是皇帝借鉴了王匡当初的试验区想法。
那日皇帝于内朝中向三公四辅研讨此事时,且专门将王匡叫了过去。
此中律令,初衷是好的,比如后者,以五均官吏使得物价保持均衡,并制定了“市平”这一规格线,限制商贾对于百姓的剥削。
与历史中五均六筦相比,少了赊贷之说。毕竟,中央钱行把这个锅早就接了过来。
可真若如此做了,引发的后果是皇帝未曾预想的,王匡想到了。
根本在于大新的腐败。
这种腐败,是有延续性的。从前汉就开始了,即便是大新建立,皇帝于中央也只是惩处了一批高层官吏,于下层官吏仅仅是不痛不痒的挠了两下,并未下定决心彻底的解决此类问题。
大新初立,根基不稳。
皇帝是知道的,加上一些人为因素,导致腐败的问题在下层官吏中日渐蔓延。
五均官吏的设立,不正是从底层官吏选拔,这样做的话,会让“腐败”这个小树苗日渐壮大,使底层民众愈加艰难。
当然,还有大新落后的生产力,也就导致不可能用朝廷的手段,在很多商品方面,“大力”的推行“市价”。如此做的话,还会让刚刚起步的工坊制度迎来寒冬。
本是为民之举动,怕也会成为贫民的导火索。
王匡必须让父亲,当前的大新皇帝认清现实。他可不愿意看着这几年赢得的大好形势,因这五均六筦的实行,而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