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车马距离不过一里时,大尹陆青整理了下衣冠,和身后的许多人目光对视了一番,从凉亭中迈出,站在了最前端。
车辆抵达。
“大都试将近,大尉正在军营驻守,未能亲迎,还请大王见谅!”见为首一名相貌不算出众,举止间却极有气势的少年走来,陆青便知何人,当先拜道。
其余者,皆躬身以礼。
王匡双手虚扶,显得有些不在意道:“大尉有公务在身,本王怎会怪罪。让诸位久等了!”
夜幕,休息了半日的王匡即受邀参与酒宴。
金石丝竹不绝于耳,行酒之令近前于身。
这场酒宴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到王匡身边敬酒者无数。
“大王好酒量!”
王匡面色通红,外人看起来已有醉意,头脑端的却是清晰无比。
为了应对他这个袭来的南巡使,郁林郡上下算是下足了功夫,连宴中的酒水,采用的都是高浓度的烈酒。
而今天下,能制的出如此“好酒”的商户,不外乎王家商肆。
王匡心里偷笑,没想到今日之宴,还喝的是自家的酒。
至于郁林官吏的目的,他心中哪能不明白?不外乎是为了将他灌醉,酒醉好说话。
可现实很骨感,那郁林大尹陆青离得最近,劝酒也是最多,喝的也不少,眼下说话都哆嗦了。一旁的王匡除了喝酒上脸外,跟个没事的一样。
这样下去可不行,其余吏者和富户想到下午的安排,之后又轮番上阵。与王匡“交手”后,又撩翻了不少。
旁边那位察言观色的林大户顿觉不妙,若再这么持续下去,这位兴武王千杯不倒,他们这群人就会“全军覆没”,当即给一旁的郡寺长史,也是同宗的子侄林刚使了个眼色。
林刚会意,作为被推举的郁林本地长史,他的根基和家族还有郁林郡分不开,和郡大尹陆青亦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今夜之宴,除了给这位南巡使兴武王接风洗尘外,主要是想借机以利贿之,也是他们前些日子定下来的“先礼”之道。
林刚等旁边一人劝酒结束,站了起来,匍匐着那肥胖的身子,来到了王匡的桌边,从袖筒里默默拿出了一个小册子,不动声色的塞到了王匡手里。
“大王舟车劳顿,当是在郁林好生休养一番才是,郁林多美景,素闻大王好诗文,我等已是请了名士相陪……王田令之事,我等下吏自会亲自操办。”
“好说,好说!本王今次南下,本就是存了游玩的心思。再给诸君透个底,本王打仗做生意还行,可对于政令一窍不通。
不过为了宫中的差事,过程还是要走的。离开前,能拿着诸君辛劳征田的名册安然回京,本王就心满意足,也算能向宫里交差。
哈哈,常言道,郁林山水甲天下,有诸君在,本王能惬意不少。”王匡假意有些微醉,借着烛光将小册子上的字迹瞄了一眼,便随意的塞入了怀中,看起来还是蛮好说话的。
他心中却不像表面那样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