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皮娜等大秦人和雇佣卒分开百里之际,终于遇到了安息境内的第一个关卡。
近百人的队伍还是太过亮眼了,尤其是近百全副武装的无武人,更加守卫边关的安息人惶恐不已。
就这么一支百人的武力,别看人数不多,但足以横扫一些小国了。
得身份验证,当地官吏急速将大新使团到访的消息传递给了安息王。
王匡及随行人员则是被安排在当地的驿舍,等待安息王最新一步的命令。
依他看,安息王定会派遣朝中重臣,以国之礼仪亲自迎接。
毕竟他的身份,代表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群人,而是大新这个光带甲之士就数百万的庞大帝国。同作为文明国度的安息,在礼仪方面自是要做到无可挑剔。
此外,今次出使安息,到不是说王匡心血来潮,而是出使西域的必经之事。单不论安息这个和大新与大秦并列的三大帝国不容忽视,这些年日益增长的两国贸易就让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
在当初离开常安时,父亲王莽就曾召他入宫,专门商谈了出使西域的任务。平定西域之乱为主,与其他塞外之国,如大秦、安息交好关系为辅。
大的方向上,皇帝王莽还是有眼界的,也甚至内忧外患是影响他统治的主要因素。一些小国,他可能不在乎,但面对一些大的国度,处置策略还是非常理性的。
小狐城就是王匡近百人停留的地方。
用安息话讲,小狐城又被称为塞上之城,一直是往来安息的各国商贾汇集之地,商贸及其繁华。
带着邓禹李信岑彭等几人,光是在小狐城内游玩的半日,王匡就遇到了数个汉人商贾。
他乡遇故知,可谓人生几大喜事之一。
当得知王匡几人是游历的士子时,那些汉人商贾很是愉快的带着王匡他们去往旁边的食肆小酌,且抽出时间专门介绍其小狐城的几处景色。
趁着交谈的间隙,王匡不忘问询商贾在这异域他国遇到的问题,这也是他来安息的主要任务之一,解决远在他乡之大新人的实际困难。
一个颇为爱财的皇帝,一个恰当时间的海贸开放,一次工坊制的大变革……这么多不经意的一次汇聚起来,带来的影响是必然。
处在这个商业贸易不断发展的时代里,无论是海路还是陆路,大新人走出去的脚步是必然,大新人与外邦人做生意是必然的,大新人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竞争,也是必然的……
代表着大新朝廷的王匡,要做的很简单,为这些有想法走出去闯荡的商贾,包括王家商肆在内,创造良好的环境,也让大新国成为他们最大的后盾。
和商贾交谈后返回驿舍的路上,王匡显得心事重重。
外邦的环境,如安息在内,还是颇为严峻,尤其大秦和安息这两个帝国于地区方面紧张的局势,也造成了汉人商贾在当地的贸易活动开展不起来。一些偏僻之地,亦会经常性的遇到盗匪的抢掠。运气好的话,只是失去些钱财,运气不好的话,丢掉的可能是身家性命。
这个时候,他一直设想的另一种方案,是时候提上日程了,也正好今次面见安息国王后,知会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