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槿姑早就备好了凝神祛劳的香。闻着气味不浓,但是确实让人感觉精神放松。
“钟大人随意坐。”李陵安没想到一早钟离就将条例草了出来。状元都是不用睡觉的吗?
“谢殿下。”钟离将拟好的条例放在李陵安面前,转身坐在了昨晚的位置上。
这条例其实昨晚谈论时他心里就已经理顺,回去之后只不过将其写下又检查了一下漏洞,确保无误之后就睡了。也没花多少时间。
李陵安拿起写满条例的纸,他的第一反应是觉得钟离这字写的真的好。不说模仿谁,单从每个字的笔风都能看出钟离的性格。
字如其人,刚正不阿。
“钟大人这字极好,改天我来请教大人,大人不会嫌弃吧?”李陵安的字“浑然天成”,任谁看了不会头痛?至少齐皇后和苏尚卿已经习惯了。
这下若是有了钟离的指导,看回去之后谁还能嘲笑他的字不好看。
“殿下青睐,臣随时等候。”钟离哪怕被夸赞也是面不改色,可能从小到大都被夸习惯了吧。
李陵安得到回应高兴地低头看起条例。这条例拟的很是清楚详细。
一是,每家每户需在各设点处登记家里详细的人口信息,领取相应的赈济凭证。凭证上会根据情况标记好领取赈济的份额。若是不慎遗失可进行补办。但是规定时期内凭证上的份额不能做改变。
二是,根据情况的不同规定领取的份额:
如家里有老弱病残孕或劳动力单一的家庭,可免费领取水、粮、银直至旱情结束;因为灾情影响而无法重新劳作的家庭,可免费领取水、粮,赈济银只可在一段时间内领取,需保证能在规定时间内重新担起家庭重任;只受灾情影响较小,且家底充足的普通百姓,只可领取水和一段时间的赈济粮;而家底富裕的富商和大家族,只允许领取短时间的赈济水。规定时间均为七日算。
三是,领取规则则是按照成年人计算,一位成年人一日领取半桶水,幼儿孩童一位则可每日领取半盆水,桶、盆标准由官府决定。赈济粮每七日领取一次,按照每家每户四人计算不分年龄,每七日领取半斗,若增加一人则多加一升。而赈济银则规定范围内的百姓家庭每七日可领取一两银子。
四是,关于大家族和富商的赈济,若是能积极参与、配合官府救治则可免费领取水源直至旱情结束。医馆与客栈的水、粮由官府直接划分,旱情期间需为义诊,旱情结束之后可恢复常态。
五是,关于巡防驻守水源一事,每日二十户家庭需自愿出劳动力登记参与,每人巡守当天无需自备粮食,并额外有一盆水和一合粮的奖励。直至轮到旱情结束。
六是,鼓励人口外出与欢迎外来人口进入平阳城。
“这赈济银还好说,现有一万两官银可以应付当下。但是这赈济粮,平阳的粮仓内恐怕并没有那么多。”李陵安看完条例说道。
“殿下可知离平阳城不远处就有我们南国被誉为第三大粮仓的桃源城,若从那儿购入粮食便可缓解这一问题。”钟离回道。
李陵安自是觉得在短时间内这份条例没有问题。就是不知道这老天何时会下雨,若是时间久了恐怕还得另外谋算。
这条例第一天深得李陵安的心,他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重新调查平阳城的人口情况。单看原来的人口记录,根本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百姓被知府和道士二人害死。
“大人这条例没有问题,待会命人写一份告示贴出去便可开始组织登记。”李陵安说到,“至于登记点每街交汇处设置一个或许效率更高。只是现在还不太相信官府的官兵,交给陈伯去布置就好。”
“大人为何不相信官府?”钟离抓住重点。
李陵安看着钟离说道,“待会儿大人和我走一趟府衙,狱中还关着一人,问问就知道了。”
将陈伯唤来交代之后,李陵安和钟离一同去寻秦旌和钟沅。
路上李陵安觉得沉闷便开始搭话,“钟大人是哪里人?”
“不知名的乡野出生。”钟离的回答总让李陵安吃惊。果不其然听见这话李陵安好奇的看向身侧的钟离。但是钟离的神色却好像不在是说自己,像旁观者在说他人一样。
“那钟大人可真是厉害,原是听闻大人一直生活在京城内,没想到大人竟然和我如此有缘,我是出生在大山内,还没去过京城呢。”李陵安笑着说到。
“殿下可是出生在皇家山林第一山毓秀山内,怎能与臣比较。”
“其实不论在哪儿出生都一样,每个人都是从婴儿学语开始,没有不同。我也想生在京城,成于京城,虽事与愿违,但是我还挺快乐的。”
说完这句话李陵安却并没有听到回应,看去只见钟离在低头认认真真走向脚下的路。
李陵安觉得是不是自己说错话了,但是回想一下好像并没有啊?可能人家状元觉得和自己说话甚是无趣吧。
就在一前一后的脚步声中,李陵安和钟离看见了正在凉亭内打闹的一行人。
“啊!容楚!你不说话每人把你当哑巴!”远远的就听见了秦旌的怒吼和大家的笑声。
李陵安暗自扶额,怎么在外人面前还不收敛一点,万一吓着人家怎么办……
“呃他们平时就这样闹腾惯了,钟大人要是不习惯待会我让他们矜持点……”
钟离也闻声抬眼看了过去,除了钟沅秦旌,还有两位不认识,“无事,人多热闹是自然。”
“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