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二年正月,童贯平定江南方腊逆党,班师回朝,于二月底抵达大宋东京开封府,赵佶命太宰王黼率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此时虽然寒风依然料峭,但丝毫掩饰不住官员们脸上的喜意,翘首以盼。
“来了!来了!”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众人齐齐望去,果见官道尽头出现一支黑压压,绵绵不绝的军队。
王黼、李邦彦、蔡攸、朱勔等人迅速整理好官袍衣帽,肃立以迎。
待得能看清大军最前端被众将簇拥在中间,骑在高头大马之上的那名头发花白、高高瘦瘦的老人面相之时,王黼带头高呼:
“恭贺童太尉大破贼军,班师回朝!”
众人亦高呼。
童贯的脸上顿时浮现爽朗的笑意,其中又带着一些得意与傲气。
“多谢诸公,同僚!将明,经年未见,如今你已做了宰相,老夫同样要向你道贺啊!”童贯下马,被百官簇拥着向城中走去。
“黼在太尉面前不过一介后生,纵然得官家提携,得居相位,亦需要太尉大人多多指点才是!”王黼笑着说。
童贯的笑意更甚,与众人一路有说有笑。
赵佶在延福宫设下盛大的宴席为南征而归的将士们庆功。
此间假山叠翠,流水叮咚,歌舞升平,君臣和睦,俨然一副其乐融融之景。
相靠一起坐在殿中下首近门位置的刘锜、韩世忠、陈东三人却看着大殿之中笑语晏晏的赵佶与众大臣闷闷不语。
“这酒吃的好没味道!”韩世忠叹了一句。
“我觉得还不错。”陈东啧了一口杯中之物,随意夹了一片鹿肉。
“没味道?你在外面吃十斤酒都未必抵得上这一杯。”刘锜冷不丁地说道,同样啄了一口。
“纵然是仙露琼浆,在吾口中也甚是寡淡。”韩世忠举杯看着其中清澈的液体,又放了下来。
“不就是那点芝麻绿豆大的事情么?”刘锜起身从韩世忠桌上拿过那壶酒。
“你既不愿意吃这醉仙酿,那我来帮你消受吧,免得暴殄此天物。”
“刘信叔!你给我住手!”韩世忠立马将刘锜手中的酒壶护崽似的夺了回来。
“纵然我觉得此酒寡淡,这也是陛下所御赐,焉能随意给你?”
“反正你也是不喝,不如我帮你喝完,以谢皇恩。”刘锜再次伸手。
“住手!天子面前你这厮莫要丢人现眼!”韩世忠骂了一句,将杯中美酒一饮而空。
“你这家伙,口不对心!”刘锜笑了起来。
陈东看着两人笑道:“韩良臣口是心非,我知之久也,信叔今日才知么?”
“哈哈!少彦所言极是!”刘锜十分认同。
“你们两个说我口是心非,难道你二人就不关心此次的功劳封赏么?”韩世忠撇嘴。
“我还真不关心!”刘锜点头,问陈东:“少彦呢?”
“我与信叔意同。”陈东同样点头。
“嘿!你二人身为神勇军主官,难道不应该为麾下将士争取功名吗?”韩世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