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自是要争取,只不过不是在此处争取,而是在战场上。”刘锜道。
“我们平定方腊之乱,将士们立下如此大功,你们难道就这样任由童贯把功劳抢了?我可气不过!”韩世忠闷声干了一杯。
刘锜与陈东对视一眼,眼中带着笑意,从袖中抽出一个信封,递给韩世忠。
“你且瞧瞧这是什么?”
韩世忠带着疑惑抽过刘锜手中的信,拆开一看,惊讶道:“这是秦王殿下所写?”
“你且看完!”刘锜打断道。
于是韩世忠放下怀中酒壶,认真地读了起来。
良久,韩世忠叹道:“殿下待我等如国士,吾辈岂能不以国士报之?”
“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关心此间的赏赐了吧?”刘锜将信重新收回,带着笑意说道。
“出征将士每人得良田十亩,羊十只。立功者另有封赏,殿下真是大手笔!”韩世忠彻底服了。
神勇军虽然有陈东作思想教育工作,但若是打了胜仗得不到与之功劳相当的赏赐,如何能让将士们日后在前线上奋勇杀敌?
他们是在为大宋卖命,岂可让将士们寒心?
在充分考虑到童贯的人品之后,赵楷不妨以小人之心去揣测童贯的为人,知道将士们定然会在童贯手上得不到足够的赏赐,因此亲自准备了一份来自他秦王的丰厚赏赐。
韩世忠现在看着殿上欢笑的君臣也不觉烦闷了,喝着醉仙酿,口中道:“好酒!”
“你二人既已得到消息,为何不早些说与我知?害得我白白糟蹋了这等美酒!”
“又来了!口是心非韩良臣!”刘锜指着韩世忠与陈东哈哈大笑。
赵佶亦和童贯讨论着此番战事的经过,得知方腊此时还被关在大牢之中,当即命李彦传旨,明日午时将此贼押赴东市施以寸磔,以儆效尤。
在论到此战将士功劳之时,童贯又道:“此战若非西北神勇军相助,单单靠老臣与河北军将,万万不能在半年之内将叛贼一举平定!臣以为,次役首功当以神勇军副指挥使韩世忠为首!”
“这韩世忠是谁?朕怎么从来未曾听过?”赵佶问。
“陛下,此人原本是熙河路经略使刘法麾下骑营指挥使,后得秦王慧眼识珠,得以升任神勇军副指挥使,与神勇军指挥使刘锜俱是年轻一代的骁将!陛下,我大宋如今名将辈出,收复西北与幽燕有望矣!”童贯拍了赵佶一个彩虹屁。
“太尉所言甚合朕意!”赵佶抚须点头。
如今西夏疲弱不堪,辽国又有金国这个大敌,几有亡国之患。只有他的大宋,在他手里达到历代先帝之鼎盛,如今臣子卖命,良将迭出,士卒卖命,军心可用。只需他一声令下,数十万将士便会北出雄州,西抵灵州,完成太祖、太宗未竟之功,以慰先帝数十年变法之愿。
赵佶觉得自己又可以了,离大宋中兴之君只有一步之差。只要他将这两个地方拿下,那文治武功便直追太祖太宗。
稍稍平复了一下内心热切的野望,赵佶又冷静地分析了一下。
虽然大宋目前看似兵强马壮,但似乎这强兵都在秦王赵楷的地盘上啊?
这是十分不合理的,如此强壮的兵马不能全部都集中在西北,虽然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但北面收复幽燕也需要一支英勇的军队领头。
而童贯口中的神勇军无疑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
童贯经久战阵数十年,对于他的褒赞赵佶没有一丝的怀疑。既然童贯如此称赞这支部队,何不将这支军队的战斗序列划归河北禁军?
赵佶的眼中闪动着计较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