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大宋兜鍪 > 第二百九十四章 何为冒天下不韪

第二百九十四章 何为冒天下不韪(2 / 2)

 推荐阅读: 熟练度:我把低武练成仙武 一顾已倾城 王者管理局 烈女 霍格沃茨之神奇动物在哪里? 系统逼我当男神 想跳进你的圈套 末日灵宠修练系统 万界之无敌反派 农家悍女种田忙
最新网址:hbcjlp.com

所以皇帝只能不断地换相,防止宰相们的权利过大,威胁到皇帝。

虽然说在换相这种事情上皇帝仍旧可以自行决定,无需看谁的脸色。但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比如收复幽燕这样的大事上,赵佶其实一直都是按着士大夫们的意愿走的。

是士大夫这个阶级逼迫赵佶必须拿下幽燕,就连赵佶一直所倚重的童贯也站在了士大夫们的这边。

要知道,童贯可是赵佶最忠心的奴仆?他的权力直接来自于赵佶,为什么他敢站在士大夫们的阵营推动伐辽?

因为这是天下士大夫集团所占据的大势。

势不可挡,大势所趋!当一个人说要收复幽燕的时候,赵佶可以无视;百人说要收复幽燕的时候,赵佶可以冷视;但当万人说要收复幽燕的时候,赵佶还能无动于衷吗?

更何况这不是普通人的心声,而是满朝官员的心声。

虽然一直以来朝中都有人反对伐辽,但朝廷之中百分之九十的人却是支持伐辽的。这是什么原因?

因为幽燕已经是宋朝每一个文武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心魔。

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明辨华夷的呢?

就是从宋伊始。在这之前,汉唐的精神风貌是开放的,汉武帝时匈奴人金日磾官至丞相,唐朝时胡人为官者更是如过江之卿。

唯有从宋朝开始,明确地提出了汉人与周边民族的不同,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宋朝没能实现汉唐那样广袤的疆域而产生的一种自卑心理,衍生出一种我中华之文化优于周边异族,尔等不服我中原王道,故此对尔等瞧不上的心理。

但随着文化的繁盛,自认为复礼之后的士大夫们却被北方的燕云故地狠狠地扇了一个耳光。

因为这一地区自古便是汉人的居住之地,若说蛮族们不服王化,那为何同为一族的燕地汉人却服从辽国的统治,反而不认可中原的统治,主动归附?

这是所有士大夫们都无法言说,又不敢去解释的问题。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们信仰的崩塌,他们所行的王道和异族的奴役其实没有什么分别。

所以燕云必须收复!只有收复了燕云,他们才能自圆其说,才能使四海之内的汉人都服王化,才能找回自信。

这不是一两个人的事,这是全体士大夫以及皇帝的事。是“天下万民”的事!

莫说赵佶本身便有意北伐,即便他不愿意,难道就能违抗这种大势吗?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他赵佶便要遭到所有人的唾弃,甚至连皇位都不安稳,指不定哪天便会“因病而崩”。

赵佶明白这个道理,但让他失望的是他给了赵楷这么多的机会,赵楷每次都与士大夫阶层对着干,而更是在此时还坚定不移地反对北伐。

他难道就不知道,之所以宋江和方腊等人失败,并不是败在兵甲不利,士卒不精,而是败在了立场之上。

凡是立场站在士大夫对立面的,下场都不会好,不管你是皇帝还是反贼。

所以哪怕此时再来一场农民起义,他的大宋依然不会崩塌,他完全用不着为了考虑底层百姓的意图而得罪整个士大夫阶级。

赵佶提起笔,在赵楷的奏章上写上批语:

“逆子,伐辽为大势所趋,尔可知何为冒天下之大不韪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