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昭公六年,即公元前五二六年,春,鲁昭公在晋国,这是晋国人强留鲁昭公。
三月,晋国韩起到郑国聘问,郑定公设享礼招待他。
郑国孔张因为后至而失礼,晋国人嘲笑他。
晋国韩起有一个玉环,配对的一个在郑国商人手里。
韩起向郑定公请求得到那只玉环,子产却不同意,说,这不是公家府库中保管的器物,我君不知道这点。
子太叔、子羽劝说子产。
子产表示,我不是轻慢晋国而有二心,而是将要始终事奉他们,所以才不给他,这是为了忠实和守信,我听说君子不是怕没有财物,而是担心没有美好的名声。我又听说治理国家不是怕不能事奉大国、抚养小国,而是怕没有礼仪来安定他的地位。大国命令小国,如果一切要求都要满足,将来用什么来供给他们呢?一次给了,一次不给,所得的罪过就更大了。大国的要求,不合乎礼的就驳斥它,他们那里会有满足的时候?我们如果将要成为他们的边境城邑,那就失去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地位。如果韩子奉命出使而求取玉环,他的贪婪邪恶就太过分了,难道不是罪过吗?拿出一只玉环而引起两种罪过。我们又失去了国家的地位,韩子成为贪婪的人,哪里用得着这样?而且我们因为玉环招来罪过,不也是不值得吗?
韩起向商人购买玉环,已经成交。商人说,一定要告诉君大夫。
韩起于是向韩起请求,之前我请求得到这只玉环,执政认为不合于道义,所以不敢再次请求。如今在商人那里买到了,商人说一定要把这件事让您知道,谨敢以此作为请求。
子产表示,从前我们先君桓公和商人们都是从周地而来,按照次序互相交替,并肩耦耕,来清理这块土地,砍去蓬蒿藜藋等杂草,一起居住在这里。世世代代都有盟誓,来相互信赖,誓辞这样说,‘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匄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你不要背叛我,我不要强买你的东西,不要乞求、不要掠夺。你有赚钱的买卖和宝贵的货物,我也不加以过问。)’依仗着这个有信用的盟誓,所以能够互相支持到今天。如今您带着友好的情谊光临敝邑,而告诉我们去强夺商人的东西,这是教导敝邑背叛盟誓,未免不可以吧。如果得到玉环而失去诸侯,您一定是不干的。如果有大国的命令,要我们没有限制第供给,那就是把郑国当做了边境的城邑,我们也是不干的。我如果献上玉环,真不知道有什么道理和好处。谨敢私下向您报告。
韩起因此将玉环退了回去,表示,我素爱然不聪明,岂敢求取玉环来得到两项罪过?谨敢把玉环退还。
夏,四月,郑国六卿为韩起在郊外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