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些旧事儿,那得从余根生的爷爷,也就是余鱼的高祖那位名叫余怀景的祖宗说起来。
那时候老余头的爹,也就是余鱼的高祖余怀景是前朝的探花郎,官拜翰林院,但这位高祖对那位昏庸的皇帝却十分忠诚。前朝被启昭公主带着儿子丈夫反了,大军进京,控制住了京畿,直接夺了皇位。
余怀景是个认死理儿的人,他也最不不能接受启昭一个女人混在军队里,更加不能接受启昭竟然反了自己的哥哥,夺了江山,还要建立新朝。
在他看来,这简直是大逆不道,启昭也就是乱臣贼子。所以他在启昭招降那些朝臣时,跳出来大骂启昭。
启昭公主却是不拘一格的,最开始并不在意余怀景这个年轻人的叫骂,还当他只是年轻气盛,也觉得他只是忠君爱国。更不在乎余家这位高祖是前朝旧臣,见他学识好,人也相貌堂堂,便将他扣在京都,打算予以重用。
可余怀景却昏了头,三番五次骂启昭公主是乱臣贼子,说人家牝鸡司晨,最后将已经坐稳后位的启昭给惹怒了。
启昭当即下旨夺了余怀景的乌纱帽,羞辱了他一番,并下令叫他永世不得入京。
余怀景毕竟是个读书人,所谓头可断血可流,这名声不能坏,他自觉这一回受了大委屈,心中郁结不消。加上他十分不看好启昭插手朝政,更是恼怒非常,在回乡途中又遭了山贼乱匪,一连没了两个优秀的儿子,之后便也一病不起,才回家乡就撒手西去了。
他这一死,便只留下刘氏带着老余头两个孤儿寡母,刘氏忙于生计,自然对老余头的教导便不如前两个儿子那么用心了。
待刘氏回过头的看时,才发现她的小儿子不知怎的竟变得异常胆小怯懦,内向孤僻之人了。
刘氏是个书香门第出身,是有些见识与胸襟的。
见老余头这个性子,又掰不回来了,便想着给他去一个老实勤快的媳妇,叫他们老老实实的过一辈子,也没什么不好。
原本刘氏是想将娘家一个旁支侄女娶回来的,但后来又觉得以自己儿子的性子,这一辈子只怕会叫那厉害的侄女儿压得一辈子抬不得头来。
最后选来选去,刘氏便重金求娶了世代种田,为人老实的贺家闺女,也就是老贺氏。
听三太公说,老贺氏初嫁过来时,还是十分老实的,人也勤快不多事儿。
只后来怀了余根生时,便原形毕露了,仗着自己大了肚子,怀了老余家的种,便在家里吆五喝六起来,对老余头也没有尊重了。
好在对刘氏这个能读会写的婆婆还是十分害怕,留了些尊重。
刘氏见老贺氏这个德行,便在老贺氏生下余根生两个月后,就带在自己身边了,唯恐老贺氏教坏了孩子。
可老贺氏也因此心生怨怼,尤其是后来余根生动道理时,常常张口闭口就是祖母说,她更是嫉妒儿子与婆母亲近,在心中发了狂。
之后老贺氏便常常趁人不注意时,悄悄对余根生说刘氏的坏话。
可余根生被教养得十分正派,根本不听信这些。
待余树生出生后,老贺氏便对余根生这个儿子冷了心肠,此时刘氏年纪也大了,管不得家了。
家里大小事情,全都是老贺氏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