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是听说“蜀道难”,现在真正过蜀道,到底有多难,独孤信带着杨逍正在切身体会着。他们所走的正是当年诸葛丞相攻打中原时所走的祁山道,此道是从西边的甘肃入蜀。
祁山道因千古名相诸葛亮而天下闻名。那诸葛丞相为何这么喜欢走祁山道呢?他无非是看到这里平坦易行。地势平坦才好排兵布阵,才是生来谨慎的卧龙先生的战场。
祁山道见诸历史,始于《尚书·禹贡》。其中写道,当时的梁州各地通过祁山道往来交流,各地贡品经嘉陵江、渭河运达中原。
另外,从祁山道往北进入草原,向南则连接金牛道进入四川,祁山道便成为一条沟通川蜀与西方的丝绸之路,在汉代十分繁荣。唐代之后丝路中断,祁山道的地位随之下降。不过,茶马贸易开始活跃起来。
祁山道开通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夏代就有了经天水、陇南进入四川盆地的线路。而从天水经陇南到四川包括汉中的路径,在秦汉时期十分成熟。
东汉建宁三年,李翕任武都郡太守,知本郡通往梁州、益州道路上有鱼窍峡峡谷逼仄、山势险峻、道路险恶。
李翕率部属整修鱼窍峡道路。路成后,下属摩崖刻石记述李翕的生平颂扬了他率领民众开通鱼窍峡道路、为民造福之德政。
这记述李翕功绩的《西狭颂》摩崖石刻是举世闻名的《汉三颂》之一,李翕所修西狭路则是祁山道的一部分。
李翕还于建宁五年疏浚了西汉水河道,重修了嘉陵江边的郙阁栈道,有《汉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郙阁颂》简称《郙阁颂》摩崖石刻记述此事。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一生只有五次北伐。兵出祁山只有两次,第一次北伐建兴六年春,出祁山,动静最大,因马谡失街亭而功亏一篑。第四次北伐建兴九年二月兵出祁山,粮尽退兵,于青封设伏射杀张合。
这些道路的修建主要是利用秦岭的峡谷与其间的河流,地形特别复杂,路况也特别不好,“五出祁山”也不能总走一条道,如果被对手于紧要之处设下重兵,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这一带的地形相当复杂,西边朝青藏高原过渡,北边向黄土高原过渡,南边向四川盆地过渡,三大地区在这里交会,可想而知地形有多么错综复杂。
所谓的通道,只是一系列盆地、谷地、山峪和海拔相对比较低的丘陵组成。这种地形,勉强可以行军,但对运输辎重粮草来说,是个彻头彻尾的噩梦。独孤信和杨逍二人行走在这样的路上,其辛苦艰难可想而知。
杜甫在乾元二年在天水呆了几个月,然后也是走的这条路入蜀。他从天水出发,坐船沿西汉水到祁山,然后下船至寒峡、西和县,再到成县、徽县,从青泥河至略阳入川。
他一路看风景一路吟诗,加上之前在天水写的,一共写了一百多首诗,统称为陇右诗系列。后世学者考证陇西地区、祁山古道、嘉陵道一带的史事变迁,杜甫的诗成为极为重要的佐证。“诗史”这个称号,可不是白给的。
唐肃宗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时值初冬,杜甫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三个多月前,立秋次日,杜甫写了一首五律,题为《立秋后题》。
在伤感光阴易逝,人生倏忽之余,杜甫还透露了他在那些内外孤苦的日子里做出的一个重大决定:换一种活法。
准确地说,他打算辞去华州司功参军这个令他既感愤怒更感绝望的职务。如同《诗经·硕鼠》里那群伐檀的奴隶们唱出的心声一样,杜甫也要“誓将去汝,适彼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