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河南河北道的好消息传来,发现他们这群小屁孩不单只是在庄子能耀武扬威,出去也不虚任何人,把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不少人就打起他们的主意。
老程与牛进达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又抽走了一批人,反响都还不错,这下,更多人注意到了。
而此时,能用的都给抽的差不多了,他们就把主意打到学校的学子身上。
可是啊,凡事都得有个适应的过程,当他们的家长把他们拉回去准备大用的时候,他们大多数就像刚毕业的大学生,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可是真叫他上,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有了他们的学长在前,他们就显得很抽象,很鸡肋。
而且要是他们大多数的家长给他们点时间适应,他们还是可以胜任他们家长交代的事,可是,别人家的孩子,一去就知道能干啥,要干啥,自己家的,睁着迷茫的大眼看自己,这一对比,觉得自己家的肯定没学好,又把他们赶回来了。
这经历就让他们产生了想去工地实习的想法,但是,大爷他们宁愿用更小的小孩子也不愿意用他们,原因很简单,大爷认为他们都是富家大少爷,看不上他们这小庙,他又得罪过他们,请他们来不是给自己添堵么?何况不一定请得到,他为何要去受辱呢!
大不了他就跟其他庄子的人多打几场架,是的,是打架,小孩子难免会出错,给工人算错帐,别看这些汉子平时五迷三道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可你一旦跟他说好什么报酬,干多少活能拿多少,他们就不会给你迷糊他们的机会,半两米都别想少给。
月底结算工钱的时候,不少人发现数目不对,就找庄子的人要个说法,要是他们说就这么多,或者直接说要孝敬,其他庄子的人可能不会多说什么,因为他们人在屋檐下。
可是庄子的人习惯了以账本为准,任你说破天他也只按规矩办事,就说你只干这么多活,就只拿这么多。
人活一张脸,他们钱粮少了不说,还给他们恶心了,关中人就受不得这委屈,就开干了,到后来,追查溯源的时候发现就是小学生的问题,这时大爷才知道问题所在,可老程家的不讲理脾气又犯了,老子错了,可老子就不改!打死老子也不改口,就是你少干活了!
这就导致后面几个月筋骨一直活动着,直到最近小学生们的算数和能力提高了才减少,大爷也并没有因为这事裁员,谁年轻的时候没冲动过?当年他还是打的最凶的那个,更何况他们理亏在先。
而这几个月小学生们的能力得到惊人的增长,毕竟他们的老子或者长辈们一到月底就挨揍,他们也于心不忍,谁叫他们庄子现在没人呢。
他们的成长也刺激到学校的学子们,尼玛的,这么小的小孩都能办正事啦?显得他们是多废物?
天天屁事不干就只念书?还是没具体期限得那种,以前在宫里就算了,他们没有对比,所以他们自得其乐,可现在,别人从小孩子开始自己的精彩人生了,他们却被困在这里天天背书,这让他们的人生看不到半点希望,这哪个有点志气的年轻人能接受的了?
李二对他们的学年并没有明确到几年,杨帆又没空搭理他们,魏征又对他们没具体的计划,杜如晦跑去和房玄龄修书去了,他们就好像被人遗弃或者遗忘在这里。
所以现在,他们无比渴望能被庄子的人接纳,被人认同。
如今正主回来了,可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无视他们,这让他们义愤填膺,想去跟杨帆讨个说法,这才有他们准备围别墅的一幕出现。
幸好魏征劝住了他们,才让他们没去干傻事,可魏征与杨帆话不投机,魏征都没来得及提这茬,就匆匆结束了对话,甚至闹得不欢而散。
不过还是魏大人有办法,直接去找天子,让他们的校长为他们解决他们的事情,相信他们很快就可以放飞自我,小小的侯爷再也不能阻止他们一飞冲天的脚步。
他们现在觉得他们现在浑身都散发着知识的魅力,挡都挡不住,前有熟读儒家的经典巨着,后有新学为他们插上了翅膀,他们甚至觉得杨帆都不如他们,因为他们听说杨帆不懂儒学,杨帆可以以新学博得传国侯爷,那他们不得公爷起步哦,他们欠缺的不过是一个平台,一个契机。
而刚才一个小小的侯爷不顾他们这帮精英,就这么无视他们离去了,当场就有人骂了,看到没,他都不敢还口,要不是给魏大人面子,今天高低得跟他较个高下,让他知道什么是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