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在这方面有所改善的话,台湾是个绝佳的选择,但康采恩有大陆背景,不见得会受到台湾的支持,一旦查出有什么问题,那他面临的就不简简单单是经济方面的困局了。
就连他自己的小命,或许都会因为政治因素而受到致命影响。
这样一来,相对宽松的环境也不得不成为一个参考因素,因此,原来欧洲的英国似乎也可以成为选择之一,毕竟香江的教育体系当中,英文授课还是比较普遍的,有许多经济条件允许的学生也都会前往英国继续深造,如果能够在那里办学,也不见得会丢掉华裔学生的文化和忠诚。
唯一让人有所遗憾的是,英国在下一次产业革新当中并没有起到决定地位,虽然他的文化遍及全球,以至于在某些情况的掌握速度上要远远快过内陆地区,所以他也没有掉下队去,但归根到底,属于半导体和信息革命的产业新时代,与他英国人并没有什么太过直接的联系,除了一些科研机构在此发光发热之外,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贡献。
如此一来,另外一个贡献度非常高的地方,或许也应该成为康采恩的备选之地,那就是圣克拉拉谷。
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拉拉谷有一个自从1971年开始就正数世界的名字,他叫做硅谷。在后世的21世纪的偏远山区,这个名字也可谓是家喻户晓。
这里走出去的公司不计其数,包括后来的谷歌,现在的苹果,以及不怎么引起别人重视的思科。
当然这里的大学更应该引起别人的重视,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也都坐落在这附近,他们虽然在学术圈名震古今。很多人都没有及时的把它们和硅谷的崛起联系到一起。
倘若康采恩在这里建立一所大学,就算不能为即将到来的产业革命做些贡献,也完全可以在产业革命当中,成为一个优秀的跟跑者。如此以来,很多华裔的优秀人才必将以此为跳板,进入更加广阔的硅谷世界。
更何况硅谷值得投资的公司非常之多,康才也有意效仿红杉资本成立一家风投公司,虽然红杉资本早已起步,而且它的运营模式,尤其是合伙人模式,也在后来迅速的帮助她扩展了业务。但康采恩这个创业者了解未来50年金融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他不需要这样的合伙人业务,他只需要别人敬畏,因此这方面的雕琢花费了康采恩太多的时间,以至于他的风投基金现在还没有创立。
不过,这并不是问题,既然准备提前孵化产学研一体的概念,那就索性把投资也拉扯进去好了,虽然将会变成一场大杂烩,但风投的收获可以为产学研的巨大消耗提供丰富的后勤保障,这才是康采恩最为看重的,毕竟他是私人提出这个理念的,并不像大陆那样拥有强大的国家支持!
如此,一个基本的,选择方向便被康采恩定了下来,剩下的就是需要询问一下山猫计划是否可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