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
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
结果,所有僧人都看着他,赞叹不已:
“小小年纪便念得如此娴熟,佛愿不浅啊!”
“将来若是顿悟,定要来我们国清寺出家啊!”
······诸如此类,其实都是看他年纪小,想调侃一下他,结果,破戒语出惊人,让他们大吃一惊。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李修缘缘起贵寺,最终自然也应当归于此庙。”
僧人们纷纷感叹,这觉悟,好,很好,非常好!
不过他们其实并未当真,毕竟这李修缘现在才十三岁,还是少年郎,随着年龄增长,想法会变得,所以他们也没有议论太久,便散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比如打扫卫生,擦佛像,准备中饭,迎接香客,等等等等。最后,这里就只剩下破戒一人。
这时,慧远禅师出现了,他微笑道:“老衲应该称呼修缘施主还是破戒佛友?”
破戒微笑着回答,“既然我现在是李修缘,那你便叫我李修缘吧。”
老僧端了一份早饭,坐在破戒对面,慢条斯理,却津津有味的吃着,不时地发出赞叹,“好吃!”、“真好吃!”似乎在他眼中,这就好比大鱼大肉,美味无比。
破戒没有打扰老僧吃早饭,就这么静静的坐在对面,不急不躁的等着。
老僧因为年龄大了,所以他的牙口不好,以至于他花了很久才终于将早饭吃完。
老僧站起身来,邀请破戒去院子里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破戒便跟着出去了。
两人并肩走在院子里,老僧问道:“今日来,所为何事?”
破戒点头,确实有事,“说道:这戒律应该守吗?”
若是换了另外的僧人,定会大怒,言辞犀利的批判破戒一顿,“出家人必须遵守戒律,如果破了戒,六根不净,你觉得还算是我佛中人吗?”
但慧远禅师不是一般僧侣,他知道的多,懂得多,看的多,自然也就想得多,所以,他的回答很特别,“你觉得呢?”
破戒点头,“应该守”。老僧的回答便是应该守。
破戒又问:“如果我觉得不应该守呢?”
老僧笑道:“那便不应该守。”
破戒不懂,那到底应该守还是不应该守?
老僧依旧笑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