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这脱下袈裟换上正宗的九章太子冕服,果然气势浑然不同,不怒便带有七分威仪。
呵呵,若是穿上十二章冕服,那便是九分威仪了!
在他的旁边,胡一清、姚启圣等人都换好了官服。
朱成功不愧是大财主,不仅为朱慈煊配置了三套冕服,还为其他人添置了上等衣料做的官服。
“走吧,随小王去迎接护国公和卫国公,莫让他们久等了。”朱慈煊朝胡一清挥挥手。
胡一清先行一步领路,朱慈煊跟他行至甲板上,驻足而望。
半刻钟后,马宝和吴三省乘着小船,登上了朱慈煊的三宝巨舰,在向朱慈煊行过礼节后,三人抱住一起哈哈大笑。
之后,朱慈煊向马宝和吴三省隆重推荐了自己新收的徒弟姚启圣,大赞其精通兵法谋略,并表明态度,将请他执掌太子中护军南卫军。
马宝和吴三省两人一听,忙于姚启圣套起了近乎,向他请教起兵法,这反倒让姚启圣害羞起来。
姚启圣自负身怀济世救国的本领,可惜生不逢时,人到中年还是一事无成,因此变得极为敏感,自尊心极强;
他自得知将任职中护军南卫军,深怕中护军老大马宝和吴三省瞧不起他,心里已经推演了九种应对方案,以化解对方对自己的轻视;甚至于他还想了以后要怎么好好发展南卫军,将它独立出来能与中护军独立抗衡。
谁知道人家压根儿没有翻半个白眼,反而对朱慈煊的赞赏确信无疑,一把抓住他手,谦虚得向他请教起用兵之法。
这一负一正形成的心理落差,令姚启圣感动莫名,他也是个直肠子,嘿嘿笑了笑,不好意思道:
“姚某本来准备吃护国公和卫国公的冷门羹,想不到两位将军这般盛情,姚某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马宝哈哈大笑道:“殿下看准的人,岂会是无能之辈?马宝敢断定,跟着殿下,用不了几年,姚公必将扬名天下!”
姚启圣心里倍感震撼,他在舟山上追随朱慈煊,多少有点走投无路无可奈何之选,带有七分赌意,纵使对方是太子身份,能飞多远,也未尝可知;待经过收复台湾,收服朱成功,这份赌意已经越来越小,直到见到传闻中已经扬名天下的护国公和卫国公都对朱慈煊敬若神明,这份赌意彻底烟消云散!
天可怜见,自己这匹千里马真得要一飞冲天了!
“弟子再次拜谢师尊!”姚启圣想到这些,整个人感动不已,忙不迭又向朱慈煊叩拜起来。
“都是自家人,何必这么客气,”朱慈煊扶起他,带着笑意提醒道:“净武,你的才能,为师从不曾怀疑;但你切忌骄纵,万万不可依才傲物;今日护国公和卫国公是你的上司,以后也是你的上司,断不可无礼。”
不知道为什么,朱慈煊对这个姚启圣还是有点不放心,所以不时要敲打敲打。
“师尊,弟子向来恭谨,哪会做这些忤逆之事?”姚启圣被打击得莫名其妙。
朱慈煊呵呵一笑,没有理会姚启圣,又拉着马宝和吴三省拜见了巨舰的舰长暌一将军,荷兰使臣丽璐小姐。
他们两人很早就跟随了朱慈煊,见识了太多匪夷所思的事迹,心中虽感惊讶,神色还能保持淡定。
之后,朱慈煊又对马宝和吴三省讲了联合贸易公司之事,才开了个头,他们两人便如坠云雾,异口同声直呼:“殿下,我们两人都是粗人,如何懂跟这红毛贼的玩意,这什么公司简直比天书还难懂,你就不要为难我们了。”
朱慈煊叹了口气,扬了扬手,无奈道:“罢了,估计这帮兄弟,只有阿亮和忠显大哥会有兴趣。”
忽然,船身晃动,他啊了一声,站立不稳,一个踉跄,忙伸手抓住桌子的边沿。
马宝上前扶住朱慈煊左臂,笑着解释:“殿下,船入航道,快到岸了。”
朱慈煊点了点头,紧靠边沿,挥手道:“走,出去瞧瞧,许久没见到西南的天空了。”
“末将领命,”马宝和吴三省分站两侧护住朱慈煊,缓缓走向甲板。
待朱慈煊等人走到甲板上,巨舰已经行驶了大半个航道,在航道的尽头,排列着整整齐齐的九列军阵。
这些将士个个身披银盔铁甲,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九道光芒。
“殿下,这是中护军东卫军和中卫军的兄弟!是殿下的亲兵!”马宝附耳提示。
我朱慈煊的亲兵!
奶奶的,老子终于有自己的军队了!
朱慈煊登时豪气万丈,回头望向跟随在后面的百余战舰,扬手得意笑道:“马宝、三省,他们也都是小王的兵!”
马宝和吴三省神色凛然。
朱慈煊低声道:“延平郡王忠义无双,临别之时馈赠小王战舰百艘、将士数千,帮助小王组建太子前护军。”
“太子前护军?”马宝脸上闪过一丝诧异,旋儿笑道:“恭喜殿下,有延平郡王和张尚书相助,真是如虎添翼。”
朱慈煊也不奇怪,任谁陡然出现一个竞争者,一定会有心理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