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选典仪极近奢华隆重之能事,自然国之重典是马虎不得的。皇帝皇后以及太后一早便换上了大典应着的礼服来了如意殿上端坐着。而待选淑女之多,甚至从早上看到了晚上。看得帝后三人皆是眼花缭乱,却也看了半日皇帝也未有满意的人选。
太后心中略带着一丝得意,却也知道:“皇帝未免也忒挑了些。”
皇帝神色间早就疲惫不堪,然对着太后也只是强支着笑意打起了精神,恭敬向太后笑道:“母后,怎么说也是佑樘的终身大事,况且又是国之重典。将来要关乎江山社稷的,儿臣不敢马虎。”
太后慵懒地稍稍斜了一下身子,旋即端正如初,“罢了,哀家也不过是说说。哀家自己的孙儿,自是要费心挑拣的,将来太子妃的位子,可是要母仪天下的,半点马虎都不得。”
皇后端坐一旁,听闻此言,亦只是温然笑着:“母后还说陛下呢!您自己便是眼睛最毒的,这些淑女便是有一点不好,您都不肯给咱们佑樘的。”
太后的眼皮有些微微下沉,“其实方才那些淑女,也自有能入的了眼的。只是毕竟是太子选妃,哀家也不能不重视。就比方说方才的石氏,模样标致,又有才学,行动间也有礼,自是极好的,可哀家怎么瞧着都觉得有些别扭。可若说是这般的相貌品性,便是做个侧妃也好。可偏生的佑樘这孩子年纪不大,妻妾多了也不好。怎么着也要慎重些的,且再瞧瞧罢。”
皇帝亦只是谦恭地低下了头,回道:“母后说的是,儿臣也觉着,该仔细慎重些。儿臣觉着,母后之前中意的大张氏……便挺好。”
太后点点头,却是道:“哀家也喜欢那孩子,书香世家出来的,到哪里都带着一股气蕴。模样相貌也出挑,也格外懂规矩。哀家是极其喜爱的,只是她能否有这造化,还要看她自己的福气了!只是倒也奇怪,倾了全国之力千挑万选的女孩儿,怎的到了殿选却是能挑出无数错处?”
皇帝温和笑着,“那是母后太过心疼佑樘这孩子的缘故了!儿臣选妃之时,母后倒是觉着各个都是好的。”
太后啐道:“你那是选妾侍,佑樘那是选正妃,自是不同的。当年先帝选择的皇后,可是极其谨慎的,那才当真是万里挑一。”
皇后闻言,只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道:“母后缪赞了,臣妾蒲柳之质,愚笨粗鄙的很,还是母后与陛下不嫌弃的缘故,否则,可真是担不起这后宫的重任啊!”
太后却不在意,只好言安抚着她,“你是皇后,自然要要求高些。你自己也是极好的,没的妄自菲薄。好了,今日是给佑樘选太子妃,且好好瞧着便是了。”
太后语音一落,帝后三人便复端正了容色,只待着下一波淑女进殿。
而最后帝后三人看来看去,所剩下的淑女,也不过几人,最后能留了名字的,更是少之又少。
邶如心底最怕的事情,终究是发生了。殿选之后,一道圣旨传遍后宫,雨兮,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