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恭请父皇圣安,恭请母后金安。”
对于叩拜在地的三个儿子,朱棣连看都没有看一眼,只是很随意的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正忙着呢,根本就没有时间搭理他们。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朱棣像极了当年的朱元璋:想当年的朱元璋对于自己的儿子相当的严厉,动辄就亲自上手把不听话的儿子们揍的鬼哭狼嚎。朱棣同样如此,尤其是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从小就没有少挨过朱棣的打。
好在徐皇后较为仁慈,所以兄弟几人总是觉得母亲更加亲近一些。
“福建那边刚刚贡了四十石柑橘过来。”徐皇后满脸都是慈祥的笑容:“这月份里头,能吃到新鲜的柑橘可是殊为不易,听说是在专门的暖房里边培育出来的,一会你们兄弟都拿一些回去尝尝鲜……”
对于太子兄弟三人而言,就算是在寒冷的季节吃到新鲜的柑橘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但毕竟是母后的一番心意,兄弟三人赶紧恭恭敬敬的谢恩。
正处于“工作状态”的朱棣根本就没有理会皇后和皇子们之间“母慈子孝”的温馨场面,而是直接对身边的李芳说道:“言官所奏孙成岩贩运私货谋利一事,让锦衣卫那边不要跟着掺和。”
“陈石基。”
在一旁垂手肃立的陈石基赶紧踩着小碎步凑上前来:“万岁有什么吩咐?”
“孙成岩的那个事情,交给你们安北卫查一查,尽快弄个结果出来。”
“奴婢遵旨。”
“好了,你们都退下去吧。”
陈石基和李芳躬着身子慢慢退下,旁边的三位皇子虽然什么话都没有说,但却全都心中雪亮:皇上在偏袒孙成岩。
孙成岩走私牟利的事儿,虽说还没有闹到满城风雨的地步,可也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朱棣却不允许锦衣卫插手,还让安北卫去查孙成岩的“罪证”,这已经是非常明显的偏袒了。
那孙成岩原本就是安北卫的前任领导,显然却让安北卫去查他,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这事肯定会不了了之。
而且刚才朱棣所说的“尽快查出个结果来”的嘱咐,基本上就相当于是在说“这事意思意思也就行了”的意思啊。
“这几日来,朕心情颇佳,你们就不要走了,陪着朕和皇后吃顿饭吧。”
皇子们进宫探望父母,都是有固定的时间和安排,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但所谓的探望几乎就是一种纯粹的礼仪,无非就是按部就班的请安问吉,然后再“恭聆圣训”而已。真正像普通的老百姓那样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饭的机会极少,就算是太子也很少陪着皇帝皇后吃饭。
今天朱棣和皇后却要和皇子们一起吃饭,这样的情形确实非常罕见,足以证明皇帝和皇后的心情非常之好。
朱棣的心情确实很不错,宴席才刚刚摆开,就接连吃了好几杯酒,原本黝黑的脸庞顿时就变得又黑又红,连讲话的声音都变大了许多:“孙成岩这个人你们是知道的,一直以来都有人说他谋取私利,对于这个事情你们怎么看呀?”
怎么看待孙成岩的事儿?
还能怎么看?
刚才朱棣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所以三位皇子只能异口同声的说道:“父皇圣明如炬……”
“哪有那么多的圣明如炬?不过是因势利导而已。”朱棣哈哈大笑着说道:“孙成岩这个人,朕是知道的,确实有些贪财的小毛病,而且不是一次两次了。但这孙成岩终究还是薄有微功……”
朱棣之所以不愿意因为一点钱财的事情就查办孙成岩,除了因为孙成岩曾经是朱棣本人的亲卫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孙成岩是靖难功臣。
想当年的孙成岩,为了靖难之事确是披肝沥胆出生入死,这是朝堂上下全都知道的事情。而且在五马岭大战当中,孙成岩又拼死作战甚至丢了两条腿,只能终身瘫痪。虽说朝廷给了他很高的爵位,但事实上的官职和权力已经全都没有了。
对于皇帝而言,一个没有权力和官职的功臣旧部,捞点钱真的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绝不过分苛责曾经的功臣,只要没有什么大错全都可以既往不咎,这也是要做给其他那些靖难功臣看的,朱棣必须在这个事情表明态度。
“父皇厚待功勋之臣,正是仁君本色……”
站在历史的高度上,朱棣这个人有功也有过,可以说他是雄才大略的君主,也可以说他是残暴嗜杀的篡逆者,但“仁君”二字绝对和他不沾边。
太子的这句话,明显就是拍马屁。
根本就不等太子把话说完,朱棣就已经哈哈大笑着打断了太子的话语:“你错了……”
“儿臣恭聆父皇教诲。”太子赶紧做出一副虚心请教的模样。
“朕之所以宽待孙成岩,和仁不仁的没什么关系,而是因为孙成岩还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