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宵暂时还没有收到孙武没有随军北上的消息,并且一点都不想在吴军的威胁下渡河,心中对这一场战役存在不小的忌惮。
“可使西路军攻打郑国,我军在此与敌军对峙。”智宵提出这个建议。
其实,他们这一支东路军也能掉头去攻打鲁国。
智宵没有提议攻打鲁国,原因是打了鲁国虽然有好处,但是获得最大好处的家族不是智氏。
另外一点,他们陈兵在济水北岸,能够牵制住敌军主力,方便西路军尽情发挥。
到时候,吴君夫差若是眼睁睁看着晋军攻打郑国,郑国肯定不乐意,其余诸侯国也要怀疑自己与吴国为伍对不对了。
“吴君若救,我军便有可乘之机;吴君若不救,必失天下民望,诸侯心生怨怼。”智宵将道理讲的清清楚楚外加明明白白。
韩不信和智申听完,动作很一致地点头。
然后,韩不信说道:“我(东路军)可北上击鲁,亦可南下攻宋。”
智宵只是笑吟吟地注视着韩不信,没有给出什么解释。
“是老夫考虑不周。”韩不信也不清楚是自己脑补了什么。
智申笑着说道:“且耐心等候便是。”
如果是为了逼迫吴军渡河接战,晋军确实应该去攻打鲁国,打宋国却不是一个好的选项。
鲁国在济水北部,只是离“黄池”太远,并且国内大半是山地,并不适合大兵团作战。
打宋国?晋军一样需要渡过济水,尤其是有被切断后路的风险。
再则,晋军先对宋国开刀的话,等于是逼迫宋国完全投向吴国一边,宋国可就不止是三万多部队参战,一定会让宋国再次征召部队,参战的宋军极可能会超过六万。
然后是什么?韩不信也知道智氏缺乏向东扩张的欲望,不管是灭掉鲁国,或是将鲁国彻底打成残废,到最后得利的只会是魏氏和韩氏,于智氏所不取。
“这一次智氏出动两个满编军团南下,着甲率达到了惊人的七成。”
“剩下的三成士兵不着甲,应该不是智氏甲胄不够,只是因为兵种的应用不同。”
“我家在三个家族里面实力最弱,只能看智氏和魏氏的眼色,尤其是看智氏的眼色。”
“不管是现在,还是到了未来,我家只能保持与智氏的良好关系,不能够轻易得罪,更不能表现出过度的扩张欲望啊。”
韩不信心里门清。
西路军那边是两个满编军的规模,哪怕郑国的主力在“黄池”,面对郑国一座座的坚城,仍旧是做不到横扫的趋势。
因为还是贵族持有私军的年代,打郑国的难度在于需要攻克一座座坚城,西路军顶多就是逼迫联军去救。
现在看的是吴君夫差怎么做出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