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搜查太尉府的同时,许敬宗也连夜加紧了对相关人员的突审,第二日在朝上便宣布:
“陛下,韦季方已经承认,与长孙无忌共同谋反!”
“当真!?你据实禀来。”
“是。臣问他:‘长孙无忌与国至亲,累朝宠任,为何要谋反?’韦季方回道:‘韩瑗曾与无忌说,昔年拥立梁王为储,后被废,陛下已疑心于公,日后必除。长孙无忌惧之,设计自保。后高履行外任,韩瑗获罪,才令其铤而走险,谋反以自安’。”
如此一说,前因后果倒是一目了然,也解释了长孙无忌谋反的动机。
李治听后,悲伤不能自抑:
“若舅舅果真如此,朕也绝不忍心杀他,否则后世史官当如何评价朕?”
天子一落泪,百官都纷纷跪下请罪,但都心知肚明,这只是一种政治姿态。
自古为天子者,自己绝不能有污点,要对自己的亲人斩下屠刀,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
而许敬宗,便是负责给李治找这个理由。
“陛下,昔年薄昭为汉文帝舅父,仗着外戚身份,骄纵不法,干涉朝政。文帝杀之,天下以为明主。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安危之机,间不容发。无忌乃今之奸雄,曹操、司马懿之流也,若陛下心软放过,只怕日后追悔莫及!”
李治擦了眼泪,沉默良久,又问向李积:
“司空,你也是辅政大臣,太尉涉嫌谋逆,不知你如何看?”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李积身上,只见他沉吟一会,才开口道:
“若谋反属实,长孙无忌便是有大功于国,亦是罪在不赦,陛下便是念及亲戚旧情,也当依法惩处。”
连李积都旗帜鲜明站在陛下一边,便等于宣告了长孙一脉的下场。
李治点点头,又说:“让朕心乱如麻的,不止是太尉一事,昨日金吾卫搜查太尉府,在密室中搜出了两箱密信,其中涉及众多朝中官员,来人,抬上来。”
百官们的心,一时都提到了嗓子眼。
光看往年长孙无忌寿辰时,那样的宾客盈门,满院朱紫,便知道所涉人员绝不在少数,但有些是真心依附,有些是形势所迫。
难道陛下真打算都以党羽论罪?
齐秉义一挥拂尘,有五六个小内侍便抬上来两个红底金漆的大箱子。
李治离开御座,慢慢走下台阶,亲自打开了箱盖。
里头层层叠叠,全是信件。
信封上的字迹各异,有新有旧。
有些人甚至认出了自己的笔迹,一时两股战战,几欲晕倒。
不料李治却道:“朕还未曾打开看过,只因朕心知,这些年长孙无忌一手遮天,把持朝政,朕念在亲戚之情、辅政之功,都不得不对他敬上三分,更何况诸卿呢?”
他盖上箱盖,“既然是人之常情,便当既往不咎。来人,把这些东西抬出去,烧了!”
这一下峰回路转,几乎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眼睁睁看着这两个箱子抬到殿外的广场上,文武百官挤在两仪殿门口,看着前方的李治沉声道:“点火!”
就在众目睽睽之下,那所谓的“罪证”便被烧得灰飞烟灭。
“诸卿都是国之栋梁,也是朕的左膀右臂,此事过后,希望朝野上下共弃前嫌,众志成城来辅佐朕,为大唐、为天下开创一个大大的盛世!”
“陛下英明!臣等铭感五内,愿效死以报!”
这一出收拢人心,效果着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