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和玻璃质量都通过验收,林桑顺便将货款结了一部分。
周家父子激动得简直两眼放光。
他们今天丈量了钱家菜地,再想不到是接近二十亩地的玻璃棚。体量大得惊人,周家原本接近倒闭的玻璃窑一下盘活了。
当然,这生意其中有三成利是归钱家的,但就算这样,周家也平安渡过这次危机。
周书易也欢喜得很,他跟合伙人汇报工作进度。
“我按照钱嫂子你说的,将附近快要关张的火窑都合并收购下来了,再加上新改良的流水工艺,交货时间想必还能提前半个月。”
这样一来周家火窑一下从小作坊变成了大企业,而且也解救了同样岌岌可危的同行,解决大量就业问题。
“而且暖棚的理念刚传播出去,就接到好几位东家的订单。”
这些都是大财主,家里有的是田地和佃户。冬季这些地空着也是浪费,他们不介意花些设备成本将土地利用起来。
“婶子,我们的火窑真的火了!”说到这个阿宣脸颊红红的。
有周家这样的合伙人林桑也表示满意。
“那就几家订单同时生产,我们家里的鸡鸭一批批地清理菜地,火窑也一批批地投产,正好赶得上我们一亩亩耕种。”
林总既是甲方,也是乙方。除了考虑自家的需求,她也要考虑火窑利润。
她看着不是那么着急,儿子小南却急得挠腮。
“虽然同批生产,但能不能第一批先给我们家送货安装?”
他不好意思地笑笑。
“其实,不是我着急,而是我的客户,他们已经等不及了。”
立志做天下第一商的钱南这几天上街没白逛,他每次出门都会带一些家里布筐里种的菜。
有一些是常见的葵菜,还有许多是百姓没见过的。
但不管哪一种,在这样缺水的冬季都是绝对的畅销货。
这孩子做起生意来很有一套,他挑着两筐新鲜瓜菜慢吞吞展示了一路,却没一件也没卖给围观的人。
任由他们怎么问价加价,小南都忍着不心动。
“婶子,大娘,真对不住,不是我不肯卖给你们,而是我跟前面的庆丰楼东家说好了,这些菜是特供给他们家的。”
小南说的是实话。
他前两天带了点样品找到睦州最大的百年老店庆丰酒楼,很快跟他们东家达成了协议,今天就是上门签书契的。
他抱歉地对大家笑笑。
“我就是走累了,在路上歇歇脚,对不住啊各位,我送货去了。”
歇脚哪有歇一路的?婶子大娘们十分不满。
旱了大半年,她们家里太缺那口新鲜瓜菜了,哪怕价格高一些也能接受。
但小南自有主张。
百姓价格出得再高能有多高?而且买家零零散散,花费的精力也会更多。
他早就瞄中了方圆几个州最大的庆丰楼。
睦州这一家其实是庆丰楼的分号,总号据说在越国的京师,而分号遍布整个吴越国的繁华市镇。
路边婶子大娘忍着强买的冲动,眼睁睁看着这小子真进了庆丰楼。
“哟,是阿南来了,你稍坐,我马上去请东家。”
店掌柜见了小南眉开眼笑。
店东得到消息,边急匆匆下楼边连声喊:“小南兄弟,小南兄弟,你总算来了,你再不出现,我都要杀上你们大塘村去了!”
他是真的愁啊,睦州大旱,导致粮食瓜菜欠收。
粮食和肉蛋还能从别的州送货,可新鲜果蔬怎么办?冬天本来就紧缺。
其他人天天求着下雨,他做梦都想天上给他下瓜菜。
然后突然有一天,一个小伙子跑来跟他说家里有各种瓜菜可以无限量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