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能来一趟江南就顾着砍人呢?高低不得在西湖上划划船,去寺里上上香,去野外跑跑马,看一看什么叫日出江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以后登基了可就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这样游山玩水的生活,让整个江南都一度以为,风波是不是就过去了。
说起来,这段时间,原本没和倭寇接触的富户是不会突然找到接触的渠道的,原本和倭寇有联系的,也不敢在风声这么紧的时候冒死给倭寇通风报信或者继续他们的生意。
这就很完蛋了呀。
倭寇是要吃饭的。
海上的小岛有什么呀,最多能自给自足的就是淡水,即便是能种地能养蚕能打渔,自有产业又能养活多少人呢?
要么得靠抢,要么就是做生意。
原本是可以做生意的,还是和大户们勾结,找个没有人盯着的海滩,大户运粮食布匹和其他物资过来,他们拿金银交换,日子过得正潇洒着,现在好了,大户们因为华亭县的事情都默默缩了爪子,他们自己行为举止和中原迥异,哪可能自己上岸自己和普通百姓买粮食布匹。
那就只能抢了。
可是,抢就那么容易么?
江南练兵再难,在漠北拨了一批真正见过战火的兵卒来,就没什么难度了——老兵是一个军队里最珍贵的资源,杀过人的老兵每人带个二十新兵就立刻能组建一支军队。
楚湘审华亭县的富户们审得又慢,等楚湘点头愿意到杭州来了,原本不太习惯坐船的漠北老兵也习惯了,船开得飞起。
楚湘还在江南没走,那这地方就还得是一级警备,原本的烽火台也就是安排两三个士兵,现在徐延直接安排了一个老兵带着自己手底下二三十号人,还在附近临海且方便船只停靠的地方基本都安排了随时能坐船出海的人手。
倭寇是狗急跳墙来抢,但老兵们可不惯着,原本烽火台的设计是炮对天上放听响就行,他们直接安排了在倭寇还没上岸的时候就开始轰,附近的烽火台的炮火自然不可能准确地打到倭寇,但也不强求,反正朝天轰就完事了,附近要有集结的军队就肯定知道出事了,即便没有军队也有其他烽火台,一座一座地传出去,自然会有附近的军队过来。
最开始放炮的烽火台则是弹药尽了就走人——保全自身,远远地跟着倭寇并且留下路标,等附近的烽火台或者附近集结的军队过来。
大军过来,第一件事集合就是去烧倭寇的船。
借着去找最近的烽火台,顺着老兵留下的记号去找倭寇大军。
然后,当然是包饺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