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足,那么便要人力足,诸位乡绅自然不会自己下地劳作,便是自己下地又能耕种几亩?”
“乡民多贫,如今虽说盛世,可劳力说起来价格却是不高,壮者不过每日三十文,妇人不过十二文,诸位且听我算上一算”。
“若是种麦,薄地产一石(dan)半,二年熟地能产三石,取中二石半来算,四千余亩则万石,每石麦价六钱,便是六千两,再有其他农物轮种,或是种稻,或是种豆,或是种黍,总不会低于六千两,如此算来,年收不低于一万二千两白银”。
众人都是大惊,有人却是低声道,“哪里有这么高的产量”。
秦浩峰听到笑了笑,正待说话,张海源却是说道,“诸位怕是不知,尔等大老爷少时便研究良种,如今高产麦种已是在京畿道、江南等地由朝廷大力推广,产量只高不低”。
众人都是瞪大双眼,震惊之色现在脸上,“此事做不得假,大老爷在金陵的农庄如今亩产已近四石”,张海源继续道。
众人闻听此言,都是热切几分,脸上便带了着急之色,且不论荒田,那个乡绅家里没有千八百亩地,若是种上良种,亩产翻倍,收成不也是翻倍。
秦浩峰见众人如此,便道,“不算灾年,正常年景的收成便是如此,再核算成本,若是按官田五升三合五勺纳税,四千亩纳粮二百余石,雇农耕种壮者熟地每日耕田三十亩,便是生地开荒器物充足,应也在十余亩”。
众人心中算了算,都是点头。
“开荒成本便高些,四千亩全算荒地,力钱加倍则有万文,不过百两,日后便是除草施肥,妇人足以,年耗银钱多不过千两,再有耕牛铁器,三千银两足够,再加饭食、损耗、良种等等首年花费六千两足够,本官算的可对?”
众人交头接耳算计半天,虽是有些算不明白,总觉得应该算的没错,于是都点头。
“首年收成低些,可是以后却是不必再买铁器耕牛,算来总不会吃亏,若是按照官五绅三民二来分,诸位以为可否?”
众人自是不满,银钱他们投,百姓只出人力还得分成,还得二,如何能行?
虽说县衙白嫖,可谁让人家是官,再者还需县令采买铁器良种,当下便有人道,“老父母,为何乡民得二,小人等几人投的这许多银钱,不过才得三”。
“呵呵”,秦浩峰笑了几声,知道他们不敢质疑县衙得五,可是人家是投资商,态度要好一些,便解释道,“县衙虽说得五,却要兴修水利,无水则无良田,又要建立社学,民丰则需知礼,还要修筑官道,有道是致富需修路,商道通畅则财源滚滚,更要济贫扶幼,如此一算银钱哪里能够?”
众人听得秦浩峰此话,心中都赞,虽说不知道大老爷到底会不会这么干,但是说的好听啊。
“这几日多是忙着肃清毒瘤,过几日本官自会下令,只收正税,其余朝廷无令者免征”。
——
1、明朝计量单位:1石(dan)(也称斛)\u003d10斗\u003d100升\u003d1000合\u003d勺\u003d撮,1石约合现代150斤。
2、明朝1斤\u003d16两,故有半斤八两一说。
3、据《万历工部计》,采买小麦1石\u003d0.81银,含脚程银0.16,山东道采购价实际为0.46银。
4、据《河间志》记载“一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此一石为两茬农作物合计。
5、据《万历工部计》,1两银子\u003d1000-1200文,壮者力工每日30文,工匠45文。
6、依明律,凡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民田减二升,也就是三升三合五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