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惠州东江边的堤岸上,顾悠然携璎若乘着一驾马车从河堤上经过。
南境气候湿热,炽阳当空,顾悠然一行人在河堤旁的树荫下休整。
璎若见日头正浓,没让自家公主出来,就连她自己也是打了口水后就急匆匆地重回车上,车旁只有赶路的护卫还在随意的闲聊。
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堤上,一妇人牵着一稚童的手从顾悠然的马车旁经过。
年幼的孩童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一转头就看见了两位大叔站在七八尺高的脚手架上辛苦地挂灯。
原来是中秋将至,河堤上按例需要挂上花灯,这两人负责这一段长堤的挂灯工作。
见此情景,从河堤上经过的母亲不由指着在烈日下辛苦挂灯的两人,语重心长地对自己的孩子说道:“你要好好读书,不然以后就跟两个叔叔一样,每天都要顶着大日头做苦力。”
小孩子讷讷点头,似懂非懂道:“知道了,母亲!”
河堤旁,一手扶着脚手架,一手给吴茂行递灯笼的罗文清听闻母子二人的对话,不禁与吴茂行面面相觑:他们二人皆出身三甲,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榜眼,就是因为好好读书方才会沦落至此的。
从河堤另一旁恰好经过的顾悠然闻声掀开车帘,抬眼望去,不禁莞尔,原来竟是故人!但她也未曾打扰,而是重新放下车帘,片刻后便乘车离去了。
若问吴茂行一路微服私访,怎么会沦落到在此地与罗文清一起挂灯笼?
这缘由还要从罗文清身上说起。
罗文清看不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颤颤巍巍地爬高上低,这才主动请缨,揽了这份人人避之不及的劳苦活计。
恰巧吴茂行途经此地,前来探望罗文清,罗文清二话不说就抓了壮丁,吴茂行欣然响应,二人干脆一同脱下长衫,换成短裳,一起来堤上辛苦劳作。
直至夕阳西斜,吴茂行方才与罗文清一同打道回府。
却不想二人在回衙的路上竟被一老大娘当街拦轿,递了状纸。
吴茂行当即下轿,接过状纸,一目十行地快速扫视过状纸上陈诉的案件。
罗文清见状也凑上前去,大致了解了这桩案子后,他不由长叹一口气,俯身扶起仍在跪地鸣冤的老大娘:“张娘子请起,只要您的案子经查无误,我们这位吴大人一定会为您讨还公道!”
张娘子在罗文清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起身,难以置信地目光穿透她那双已然混浊无光的双目,直直地盯着罗文清道:“大人,您说什么?您说吴大人他愿意为我家闺女相公做主?是我听错了吧!大人您不是在骗我吧!”
罗文清眼眶一酸,再次紧紧地握住张娘子的胳膊,给予她此时所需的勇气,无比清晰道:“张娘子,您没有听错,吴大人会为你做主的!”
再次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张娘子扑通一声跪倒在罗文清和吴茂行身前,哭嚎着道:“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呐!终于有大人肯接下老身的状子了!”
没有人知道这三个月来,张氏走访了惠州府内多少家官衙,当街拦了多少顶轿子!
一开始,张氏还会和路人打听打听,问问经过的轿子是哪位观家老爷,到后来,她已经全然顾不得拦下的是何人何姓!只要是官府的轿子,她见轿就拦,见官就跪,可是整整三个月,没有一位大人敢接下状纸!
张氏几乎等到绝望,恨不能一头碰死在街头,才终于在今天碰到了这么一位敢接下状子的大人!
喜极而泣的张娘子口中一直碎碎念念着苍天有眼,围观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就连白天在河堤上偶遇的母子二人、还有前来城中投宿的顾悠然一行人也意外在街头上巧遇了这一幕。
吴茂行接了状纸,众人在十数名官差的开路下索性一同前往惠州府衙,旁观这位横空出世的吴大人如何审理要案。
后堂中,吴茂行和罗文清仔细查看着状纸,府衙中的官吏有知晓此事的,也在一旁有理有据地补充着。
这是一桩再简单不过的案子。
张娘子是苦主张菁菁的养母,说起这位当事人张菁菁也算是位命苦之人。
张菁菁生来因是一名女婴,就被生身父母抛弃了,幸而被张家娘子捡了回去,张娘子的丈夫张大叔对这位养女也颇为喜爱。夫妇二人多年无子,如今张娘子捡了个女娃回来,也算是给家中带来了不少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