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8年春正月的一天早上,开封左承天门守门校尉涂荣,像往常一样,带领几个军卒,大摇大摆地到大门口四周巡视。
突然,其中一位军卒指着远方大叫:“那是什么?”
涂荣等抬头顺着军卒手指,看到不远的承天门南鸱尾(鸱尾是中国古建筑屋顶正脊两端的兽形装饰,因外形状如鸱鸟尾巴,故称\u0027鸱尾\u0027)上,有一条长长的黄帛挂在上面,黄帛在风中飘飘荡荡,煞是耀眼。
涂荣等人仔细观察,见黄帛长约二丈,如同一只长长的袋子,里面似乎装有书卷,另外有三道神秘的青烟围绕黄帛盘旋,袋子的封口处隐隐有字迹。
涂荣不敢造次,立即启动应急措施,上报上级主管领导“皇城司”,“皇城司”的政治敏锐性相当高,一边命承天门军卒保护现场,一边呈报中书省。
很快,报告便交由内侍转送皇帝内庭。
此时,赵恒正召集宰相王旦、资政殿大学士王钦若等大臣,在朝元殿开御前会议。
赵恒滔滔不绝地道:“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半时分,朕刚要就寝,忽然宫中一道白光闪过,一位神人蓦地出现在御榻前,他戴道士帽子、穿深红色衣服,对朕说:下个月初三日,你应该在正殿建黄籙道场一个月,届时,将有‘天书大中祥符’三篇降临人世。朕竦然起身,打算回复,神人已不见踪影,朕即命内侍用笔墨记载这件事。自去年十二月初一日,朕即斋戒于朝元殿,建道场用以等候神灵的恩赐……”
赵恒还没有说完,内侍都知李神福,匆匆从后殿走到赵恒御座旁,用眼光示意赵恒。
赵恒见状,立即停下,望着李神福,问道:“有事?”
李神福忙将手中的奏章呈给赵恒,赵恒疑惑地接过,低头浏览起来,未几,赵恒突然站立起来,兴奋地大叫:“天意果然如此!”
王旦等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赵恒意识到自己过于兴奋,略有失态,稳住心神,重新坐下,喜悦地道:“天书果然在承天门降临,上天不欺朕啊!众爱卿且看一看。”
赵恒说完,将“皇城司”的奏章交身边内侍,内侍忙下丹墀,递与王旦。几位大臣陆续看完,也很激动,王旦率众臣跪拜称贺。
赵恒随即口谕,要亲自到承天门去瞻望“天书”。
君臣一干人,急切切,兴冲冲,赶赴左承天门。果见一块黄帛迎风飘扬,欢快舞动,似乎在迎接自己的主人。
赵恒仰头看了一阵,对着黄帛拜了三拜,王旦等大臣也跟着乌压压跪下。赵恒命两内侍架梯升屋,恭敬地将黄帛取下。王旦上前从内侍手里接过,向赵恒跪下,双手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