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二月初一日,太皇太后即赵煦召王岩叟入对,王岩叟极力进言道:“蔡确阴邪巧佞,祖宗有遗训,不能重用南方人,两汉以来,建功立业的都是北方中原人!”这话就说得很没有水准了。可见,所谓的君子,攻击小人,也会无所不用之极!
赵煦道:“都是先帝老臣啊!”
王岩叟抗言道:“有谁不是旧臣?”
赵煦道:“近日为何干旱?”
王岩叟回答道:“以陛下圣德,本来没有灾异,可执政大臣有奸佞,所以致旱!”这样的理由,现在看来,当然是胡扯。
赵煦道:“那就行动吧。”
初二日,蔡确终于被罢免宰相,知陈州。司马光接任他的位置,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直接超越次相韩缜,为首相;吕公着接替司马光门下侍郎位置。吏部尚书吕大防接吕公着尚书右丞。
佐料:《宋史.奸臣传》分了四卷,《奸臣传一》为卷四百七十一,列有七位奸臣,分别是蔡确、吴处厚、邢恕、吕惠卿、章惇、曾布、安惇。吴处厚传附在蔡确传之后。七人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属于变法派。而且神宗朝之前,竟然没有一位奸臣,所以说,《宋史》的这个划分标准,确实经不起检验。
我们先介绍一下邢恕,邢恕曾师从着名哲学家程颢,写得一手好文章,他也经常出入司马光、吕公着等门下,和他们关系很不错。
邢恕考上进士后,为永安主簿。经吕公着推荐任崇文院校书。当时王安石也很喜欢他,派人传话,让他韬光养晦,等待一下,可邢恕急不可待,对王雱讲了一大堆的新法的弊端。王安石大怒,将他赶出朝廷,出知延陵县。不久延陵县被撤消了,邢恕也没被另调他职,变成了“无业游民”,游荡在陕、洛之间达七年时间。
吴充做宰相后,邢恕投靠他,复为着作郎。吴充下台,蔡确上台,两人一拍即合。
司马光作执政,邢恕是他半个门生,而且因反新法罢官,邢恕起用为左司员外郎、起居舍人。可他还不知足,又为太皇太后侄子高公绘引经据典、出谋划策,说为了高氏以后的打算,应该主动写奏折,奏请尊崇皇帝亲生母亲朱太妃。高公绘表示自己水平有限,不知道写奏疏,邢恕便亲自为他们操刀。
太皇太后阅罢奏折,颇感惊讶,问高公绘道:“你平素字都识不全,如何写出这等文章?从实讲来!”
高公绘不敢隐瞒,具实以奏。太后一怒之下将邢恕黜为知随州。此时邢恕的“起居舍人”才任命没几天,正等着皇帝亲自考核后履职呢,没想到煮熟的鸭子飞了!
邢恕后附和章惇,成为推行新法主力,说他是奸臣,倒也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