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刘冬梅被王丽挤兑,她醋意大发,跑回了娘家。
就周志强的性格,肯定会不厌其烦地去刘守成家,好说歹说也得把刘冬梅劝回来。结果,他选择了沉默,为的就是王丽的孩子,可能是他们周家的种。
生子一开始就没瞧得起刘冬梅,虽然他跟王丽有过节,听说王丽的孩子,可能是大哥的种,心里也痒滋滋的。
他曾劝过铁民几次,看在孩子的情分上,干脆就跟刘冬梅离婚算了。
周家兄妹三人,生的都是女孩。生子知道爹的心思,能把王丽娶进门,就等于给周家续了香火。
不知道铁民出于什么考虑,经谢桂芝几句话提示,他急哑了嗓子,也做出了决定,亲自去把刘冬梅接回家,从此不闻不问王丽和大龙的事了。
铁民做了十年的无名英雄,供大龙读书补习,寄希望大龙能学业有成,等长大成人后,再商量让他认祖归宗的事。
铁民万万没有想到,大龙学习成绩平平,自己非但没考上理想大学,还把周莹给拐带着,放弃了大好的前途。
“当初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铁民后悔自责,都怪他嘴懒心眼实。
早在俩孩子上幼儿园时,彼此就流露出了好感。虽然莹莹显得比较主动,那大龙也不排斥。两人从幼儿园开始,上小学,读初中和高中,都在一个班,而且都坐同桌。
铁民想到这,猛抽自己一记耳光说:“都是我做的孽呀。”
老师是根据铁民的建议,给两孩子分班排座,铁民还特意安排他们一起课后补习。
人非草木,谁能无情,何况是涉世未深的孩子。
周志强被铁民的情绪所感染,他干下一杯酒,一头躺在炕上,闭上了眼睛。
铁民的自责,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后悔当初的固执,造成了今天的恶果。
“应该跟俩孩子把话说清楚。”生子提出建议。
“这话我说不出口。”铁民不知道两个孩子能否接受这个现实。
他更担心两孩子的关系,已经到了某种程度,经受不起这种打击,会出现意外。
“那也不能眼瞅着他们,就这么发展下去呀。”大牛提出一个建议。
这种事,最有发言权的就是王丽,只要她换个角度,哪怕编个瞎话,勒令大龙必须远离莹莹,估计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
“平时看她聪明伶俐,其实就是一个傻子。”铁民说明早晨发生的事,大牛气得把酒杯一墩说:“我找她去。”
“你不能去。”周志强开口了,他叫住大牛说:“就王丽那性情,弄不好又得寻死上吊的,到时候更麻烦。”
铁民赞同爹的看法。
王丽这是蒙在鼓里了,一旦她知道大龙和莹莹的关系,肯定要做出过激反应。
周志强一声长叹,坐起身给自己倒了一杯酒,默默喝着。
解铃还须系铃人。
他把眼前发生的这一切,都归罪在自己身上。既然自己做了孽,是死是活,就由他一个人来承担好了。
他说:“这事就交给我来办吧。”
“您有啥好办法。”生子不信爹有这本领,怕爹把事办砸了,反倒更麻烦。
“死马当活马医吧。”周志强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办法,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事。只是觉得,这事该由他出面解决,仅此而已。
“眼下最关键的是莹莹,一旦莹莹知道大龙是她的亲哥,哎呀我的天呀,她……”大牛不敢往下说了。
铁民眼前浮现出,昨晚大龙看他时的情景,那神色中充满了羞涩和恐惧。现在的年轻人,把男女之间的事看得很淡,万一……铁民不敢再往下想了,只能任由眼泪肆意流淌下来。
“哥,你应该先找大龙谈谈。”生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肯定要超过女孩子。一旦铁民跟大龙说明情况,让大龙主动疏远莹莹,或许能及时阻止他们的感情发展。
“他没在家。”铁民张大了嘴巴,两眼发呆。
莹莹推说当班,一大早去了省城,大龙也不在家里,可能是他们约好了,一同回省城去。
“这事赶早不赶晚,咱们去省城吧。”大牛脸喝得红扑扑的,他拿上汽车钥匙,就要酒驾去省城。
“算了,该发生的,迟早也会发生,不差这几天了。”铁民眼前,再次浮现出大龙那诡异的眼色,他只能用眼泪,来填补内心的悲哀。
本来是一个全家团圆的喜庆年,因大龙和莹莹的关系,闹得一家人都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