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准备乡试 杭州中举
弘治三年,即1490年,这年的年夜饭,爷爷王伦吃得很称心,这碗饭是长孙媳妇亲手敬奉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儿子状元及第,封赠三代,给他这位一辈子连秀才圆领衫也没穿过的老童生,连升三级,他也得以套上了喜庆的状元红袍。儿子王华还替他这位做儿子的尽了孝道,给先考槐里公赠爵修撰官号。自己修了一辈子道,道渺渺幽幽不可见,只见子子孙孙满厅堂,知足吧!放心吧!撒手吧!
王守仁第二次经历生死离别,第一次是赐予他生命的母亲,这一次是从小爱护他关心他的爷爷。娘亲,爷爷,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昨晚上还吃汤圆呢,昨晚上还说想见见重孙子呢,昨晚上还说盼着孙子金榜题名呢……
在北京,王华年前就得到了父亲病重的家信,他心里一直为父亲的病担忧着。请假申请早早呈递了上去。翰林院掌院学士念他心怀坦荡,做人做事本分,有意压下了他的请假报告,他马上服满九年任期,再过两个月,就可以自动升职了。丁忧为父守孝的假期长达三年,有些不肖子孙,为了早一天升官,故意隐瞒爹娘的丧事,但在王华心里,爹娘比官帽子重要。一接到余姚报丧,王华立即踏上了奔丧路。好在皇帝他老人家把孝道作为国策,考评官员时,仅孝道有一票否决权,甚至对私自挂冠而去、不辞而别奔丧的文职官员,也一概不予追究。
王华偕姨太太杨氏,三岁的女儿王守让,回到余姚,要为父守孝二十七个月。孝顺的王华,认真研究朱熹先生的《家礼》,按图守孝:墓地搭茅棚,身披粗硬的麻衣,吃饭喝水不沾腥荤,晚上枕着砖头睡,三年杜绝房事。
他给自己制定了三年守孝的任务,给儿子制定了两年准备、三年应考的科举计划,并为此成立了王守仁应考辅助小组。
学八股文 备战乡试
王守仁应考辅助小组成员如下:名誉组长王华,组长王衮,成员包括,堂叔王冕,同门叔叔王阶、王宫和姑父闵牧,以上人员负责文化教育。后勤保障:杨姨娘和诸翠。王华为父悲伤,忙于守孝,只能给儿子作一次动员报告。叔父和姑父,有老秀才、老童生(没有考上秀才,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虽然屡考屡败,但是有句俗话,久病成医,久败成师,他们虽然不知道怎么考好,但是不缺失败的教训,很熟悉怎么考不好,这些人失败的教训,都想赶紧传授给王守仁。叔父姑父本来没有胆量辅导状元公家的大公子,但是王华也是科举战场上屡败屡考的最后微笑者,他相信这些亲戚只是暂时的考场失意者,他们有能力辅助儿子。
动员会开始了。
王华:“第一,为什么让你在家学习,而不是去县学府学?”
“按我朝惯例,科举是官员出身的正经途径,府学教授,从九品,位居品官的末流;县学教谕,不入流,这些教育岗位上的管理者,举人们不屑于出任,进士们更不用说了,连追求上进的国子监学生也不愿干,没办法,哪些人来干呢?论资排辈熬年限的岁贡生们,没有别的出路,他们只好来管理教学。所以,我们成立应考家庭辅助队伍。你德章叔叔他们,学识和经验很丰富。”
“第二,学习态度,既要勤奋努力,又要讲究方法技巧。你很聪明,这个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成功人士中往往有不少并不聪明却踏实认真的人,相反,很多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方仲永的故事,你也听说过,为什么他年少聪颖,终泯然于众?做事要有个计划章程。列出学习日程表,详略兼顾,要有两年期限和一年期限的大规划,要有半年和三个月的中等计划,以及详细到每个时辰的每日细则。这些你要向你叔父姑父多请教,争取做到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第三,每天做总结日记,有功记功,有过记过。这是学习态度的问题,本来可以归于第二条,因为重要,特意单列出来。这个有益于品德养成。具体要求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总结一天的收获和失误,知识学习要总结,诚意正心方面也要总结。我一直坚持的做法,就是每晚上记录功过,这一天有啥好的作为,甚至好的想法,就自我鼓励,这个可以不做笔记;相反有啥不好的作为,甚至不好的想法,记录下来,自我反省、自我克制,甚至自我惩罚。一段时间,集中精力,克治一个毛病。一个毛病一个毛病克治,没有毛病了,剩下的都是善了,就成仁了。这个每晚临睡前的总结,有助于你知识、智慧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第四,摸索规律,利用规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既是约束人的条条框框,也是帮助人条理清晰的蹊径,甚至是诀窍。科举考试,不出‘四书五经’范围,看是千头万绪,实有规律可循。要善于抓住核心,叫主题思想也行,核心一抓,纲举目张。学问学问,多学善问。向书本学习,学知识,学智慧;向老师学习,学经验。善问,问自己,问书本,问老师。小疑问,小进步,大疑惑,大觉悟,没有疑问,不进步。学问越深,复杂问题会变简单,一本书可能就浓缩成了一句话,甚至一两个字,先说‘四书’,比如《论语》,要学会一个‘仁’字;《大学》,要知道‘修身’;《孟子》,学会一个‘义’字,方法是‘尽心’;《中庸》,认识一个‘诚’字,关于诚字,也就是娄一斋先生教你的那个‘敬’字,这个‘诚’字是《大学》‘明明德’的方法。再说‘五经’,比如万经之首的《易经》,要掌握八个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书经》,要了解什么是‘中’;《诗经》,重点三个字‘思无邪’;《礼记》,核心是秩序;《春秋》,要学会分邪正。”
“第五,学好八股文,走遍全天下。这一条本来属于第四条的内容,但是因为是科举的核心内容,所以要重点提出来。这个,我考了好多年,这几年蒙圣上不弃,几次参与会试和廷试的封卷、阅卷和审卷工作,对科举有自己的体会。刚才向你介绍了‘四书五经’的题眼,那些核心是书本的题眼。考场上会考的文章题目,都是‘四书五经’里的一句话或者几句话,写文章一定要以这一句或者几句话为题眼,最终不能脱离中心,行文要环环相扣。这就要求做文章的人一定要熟读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
“八股文结构严谨,多看钦定本范文,分析揣摩,自己心里要形成一个清晰的结构和层次,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最后束股,师出有名,层层递进,该对偶对偶,该排比排比,最后前后呼应,层次分明。学会八股文,你就学会了思路有条理、有规范,对今后的学习和做事大有裨益。以上讲的是结构,文字上言简意赅,不求华丽,意在说明问题,目的是考察处理政务的能力。”
“方法是,看范文,学技巧,不贪多,精研几篇,学习解剖麻雀,条分缕析,庖丁解牛,力争游刃有余。”
“第六,圣贤学问和科举功名,相辅相成。你胸怀大志,要学做圣贤,这是好事。要知道,圣贤首先要是一个好人。要做好人,就要遵循人伦规范。你爷爷临终嘱咐你,盼你学业有成。科举功名就是学业有成的标志,有了功名,掌握了资源,你就可以干更多的事。圣贤是在为大众服务中成就的。要做到,思想上不忘做圣贤这目标,行动上要主攻科举,有先有后,先取功名。”
最后,王华喝口水,对着侧室杨氏吩咐道:“这两年给伯安调整好饮食,注意营养,但口味宜清淡。”
王华最后对王衮嘱托道:“德章,你后年和伯安一起,再考一次。有功名荣身,也是对父亲行最好的孝道。上一届江西乡试中,有一对父子同登秋榜,被传为美谈。如果你们叔侄共攀秋魁,也会成为我们余姚的一段佳话。两年时间,时间虽说还算宽松,思想上可不要放松,散会后,制作一块倒计时牌,时时督促提醒伯安。”
最后,王华对三位堂弟和妹夫一一拱手,朗声说:“各位辛苦,拜托各位了!”
王守仁在几位长辈的协助参考下,很快制订出了一个两年计划,名为《学好八股文迎接乡试挑选》。
在前几个月的辅导过程中,几位叔父和姑父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侄子进步快,惭愧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学问上,侄子很快变成了老师。
王守仁白天与叔父同学“四书五经”,埋头于《科举范文》和《应考指南》;晚上挑灯自学,读诸经子史,《史记》《文心雕龙》等。
按照王华的教导,他制作了日记册,着力做《功过录》。每日的《功过录》像一把扫帚,扫除了他心头不少的垃圾。
临上考场 谆谆叮咛
弘治五年,1492年,王守仁二十一岁。
春天的时候,父亲王华结束了清苦坚韧、历时二十七个月的丁忧守孝期,要启程赴京继续他的升官事业,临行前,他检查了儿子的应考准备情况。
父子二人,父坐子立,父严肃子恭谨,进行了一场语重心长的谈话。
王华:“你的学习准备功夫做得还比较扎实。从这几篇习作看,形式上,布局谋篇结构清晰,段落之间关系严明;内容上,知识面视野开阔,知识点细致入微;语言明快,思路流畅,只是在选词造句上稍显华丽,有些卖弄小聪明的心思。对你的学问,为父是放心的,你也要树立信心,大胆应考,小心准备。小心什么呢?朝廷选拔的是政治干才,需要的是实干家,不是文学才子,所以,语言上不要浮华,要朴实。”
“为父把乡试情况简要介绍一下,你好做到心中明白,考场不慌。乡试主考官两人,同考官四人,过去,一般选聘府学教授和有实学没有功名的儒士,这些人官卑位低。六位考官,十天期限,要评判上千人、几千份的卷子,有的时候难免敷衍塞责,只看开头和结尾,说这个是要提醒你,一定注意,文章开好头结好尾,讲究龙头凤尾。三场考试,第一场‘四书五经’八股文最重要,后两场策论只是个参考,考官们没时间细看,这个不是说你可以忽视后两场,而是第一场一定要慎之又慎。另外,卷面字体要工整清晰,有些考生蝇头小楷,像蚂蚁爬,有些考生满纸墨疙瘩,考卷上像趴着几个屎壳郎,看得誊写朱卷的生员们眼冒金星,这种情况下,他们难免会抄错,结果就是考生吃亏。”
“你聪明,但记住,不能耍小聪明,中举是目的。第一场‘五经’两道题,‘四书’一道题,你只需选你的本经《礼记》,别的不要管。不要贪多逞能,误了正事。”
“考场门禁森严,会布岗设哨,搜身检查,考棚号房一号一个军丁把守。舞弊者大门外当场戴枷示众。我们准备充分,光明正大,没必要搞小动作。”
“考前放松身心。功夫在平常,临考不必抱佛脚,甚至去杭州可以不必带书,只管散步静心。”
“饮食上,俗话说,吃得太饱脑昏沉,腹中空空脑筋清。考试前,饭菜只需吃到八成饱。如此一来开卷才能才思泉涌,下笔有神。”
“提前十天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每考卯时入场,寅时就要起床。”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要大胆,二要小心!为父在北京等待你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