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何忍不住看向了父亲,显然他在现在这房子里已经住够了,他迫切地希望搬到新房子里去。
何耀华却问道:“那按优惠价格买这么多面积,得花多少钱?”
林昌恒道:“大概两万多一些吧,这已经很便宜了,而且这也是有期限的,期限就是今年年底,如果今年年底之前不签协议,到明年也还是可以签协议,但是明年签协议,这个优惠价格就没有了,只能按照市场价购买,所以你们如果想要享受优惠价格的话,就要趁早决定。”
何耀华却摇头道:“两万多块,我们家拿不出来。”
小何脸上一脸的失望,他姐姐和他妈妈都是一言不发,看来这个家里就是何耀华做主,而何耀华的父母都是面无表情,只是时不时地咳嗽几声。
林昌恒看到这种情况,也知道今天估计是没有结果了,他便起身笑道:“何师傅,那今天就说到这里了,你们好好考虑一下,全家人也商量商量,如果想通了,可以随时到镇政府的拆迁办公室去签订协议,如果是前一百名签订协议的,还可以另外有一些优惠,算起来估计也能优惠个一两千块钱吧。”
何耀华起身道:“那行,林镇长慢走。”
林昌恒向他点了点头,便带着齐青彤和组员们出去了,去了下一家。
这天上午,他们依然是没有任何收获,所有的拆迁户都没有同意签订协议,都在观望。
中午吃饭的时候,齐青彤道:“昌恒,你这也太累了吧?你到现在连一户都还没有签下来?”
林昌恒笑道:“急什么?这种事情都是这样的,就是缺少一个突破口,只要签了一家,后面的就都好签了,我们这才刚刚开始几天呢,这么快就想有突破,没那么简单,只要我们耐心,迟早会打开突破口的。”
齐青彤看着林昌恒,点了点头,她永远对林昌恒充满了信心,她觉得在林昌恒手里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就这样,齐青彤回江丰县来看林昌恒,却跟着林昌恒走访了两天拆迁户,不过她一点儿也没觉得没意思,相反她却觉得她受益匪浅,这一次的经历,让她又多了许多人生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理解。
齐青彤走了,城关镇也跟黄氏集团正式签订了尚书第地块改造项目的协议,不过城关镇动员拆迁户的工作却一直没有什么进展,他们的碰头会也开了三次了,可是在会上大家传来的都不是什么好消息,这让大家的兴致都不是很高,甚至有些人还很有些丧气,觉得这说服工作进行不下去了,群众的觉悟实在是太低,太自私,完全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有人干脆建议,让那些居住在尚书第一带的公职人员首先签订合同,如果谁不签订合同的,就对他们予以处分,甚至开除。
这其实也是一个法子,尚书第一带的公职人员虽然不多,但也是有一些的,甚至城关镇政府里面就有两个住在那一带的,但是他们也同样没有签订拆迁协议,因为他们家里还有长辈和老人,遇到这种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时刻,没谁会那么草率地就把协议给签了,总得观望一下,这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这样的建议,林昌恒都一概否决了,他说哪怕是公职人员,是否签这样的协议都是他们自己的权力,不能以这个为由对他们进行处分,来逼迫他们签协议,他让大家将心比心,将来如果他们同样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被如此逼迫,他们心里会怎么想?所以还是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让他们这些拆迁户都自觉自愿地签下拆迁协议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