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掉井的事情发生后,爸爸妈妈不让我再到井上抬水。后半年,虚年八岁的我入学读一年级。腊月底,学校放假,我们一家回老家雁浦村过春节。
除夕早上,吃过饭我正要出去玩。爸爸对我说,过了年你就在老家上学,不去牛角台村了。
不去牛角台村了?为什么?我问爸爸。在牛角台住了三年,我对这个小山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村里有一群朝夕相处三年的小伙伴,如李石蛋、张栓子和张小来等,还有忘年交郭德元、周老计、耿常有,特别是周老计,神机妙算、风趣幽默,给我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突然告别牛角台,我一时接受不了。
爸爸说,我调到另外一个小学去了,春节后开学就去报到。那个村比东岭、牛角台更偏僻闭塞,办学条件很差。你和姐姐就在雁浦老家上学吧,这里的办学条件好一点。
一个是办学条件好,对你的学业有好处。另外,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你来办。忽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伴随着说话声,一个四十来岁的人走了进来,这是我的本家堂伯伯,名叫谷雁明,是雁浦村的生产队长兼教育委员,负责村小学的后勤管理工作。
我对堂伯伯谷雁明说,我今年才虚八岁,刚刚入学,还没有认识多少字,能办什么重要的事情?
谷雁明说,咱们村的谷家轿鼓现在名气很大,周围十里八乡都想派人来学,可我六叔也就是你的爷爷已经去世,缺少一个敲鼓的人,村里决定让你接替爷爷当鼓手。正好你回来了,如果不回来,我还要到牛角台找你去呢!
谷家轿鼓我知道,是雁浦村一种传承了多年的民间鼓乐,是以我们谷家命名的,即大鼓、大铙、大镲,俗称“三件套”。敲鼓的叫鼓手,敲铙的叫铙手,敲镲的叫镲手。轿鼓敲打起来,声音铿锵有力非常动听。逢年过节、结婚或遇有重大活动,村里都要敲打谷家轿鼓以示庆贺。我爷爷在世时敲鼓,是全村敲得最好的鼓手。我家还有爷爷留下的两根紫檀木的鼓槌,紫黑色,沉甸甸的,有好几斤重。
我疑惑地问谷雁明,村里谷家这么多年轻人,这么让我当鼓手呢?那面鼓十多斤重,还有两根黑乎乎的鼓槌,我拿着都费劲,别说来回舞动着敲打鼓面了。
谷雁明说,让你当这个鼓手当然有原因。你现在岁数还小,尚不清楚谷家轿鼓的历史渊源。在雁浦村,谷家轿鼓的“三件套” 每件必须由我们谷家人来传承。本来,你爸爸应该接过你爷爷的紫檀鼓槌,但他现在是国家公职人员,在外地教书无法传承,这件事情就只有你来做了。
你可以传承呀,你也姓谷。我说。
我是敲镲的,我儿子以后也只能敲镲,我们这一支姓谷的只能敲镲。你们这一支姓谷的历史上就是敲鼓的。敲铙的是我们谷家的另一支。我们三支谷家人家撑起了轿鼓的“三件套”,这叫传承有序,不能乱套。谷雁明说。
我皱了皱眉头,说自己就想专心致志的上学读书,不愿意学轿鼓。再说自己对轿鼓的历史不懂,勉强接过来也传承不好,有辱于谷家轿鼓的历史和名声。
谷雁明说,这个你放心,书当然要读但轿鼓也得敲,只要时间安排合理会互不影响相得益彰。只要你上心学没有学不好的。至于谷家轿鼓的历史渊源,我有机会要给你详细介绍的,这是轿鼓传承人的必修课,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永不断更。
过了春节,正月里时间清闲,堂伯谷雁明给我详细讲述了轿鼓的前世后生。
西汉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汉武帝刘彻的御前侍卫中有一个名叫谷越春的告老还乡。刘彻念及谷越春对自己忠心耿耿,临行前就赏赐了他大批金银珠宝。谷越春谢绝了所有赏赐,只带走刘彻编写的一套鼓谱。
汉武帝刘彻政治上雄才大略颇具远见卓识,军事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些史书都有过明确记载。除此之外,他还爱好曲艺精通音律,编写过不少敲大鼓用的鼓谱。当年卫青、霍去病与匈奴作战,就是按照这些鼓谱擂鼓以壮军威,所以经常打胜仗。
明代初年,燕王扫北,杀人如麻,燕赵大地尸骨成堆,哀鸿遍野。战后,为弥补人口严重不足,朝廷向冀中一带大批移民。谷越春的后人离开山西洪洞老家,沿着太行山麓向东辗转迁徙。连年战火兵荒马乱,强人出没盗匪横行,谷越春的后人数次遭劫,身上一无长物,只有这份世代相传的鼓谱因藏匿于贴身之处没被抢去,后来把它带到新的落脚之地——冀西山区的雁浦村,并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
……
清代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康熙皇帝到五台山上香途径封平。县太爷张榜号令全县各村大鼓赴县衙迎驾。雁浦谷家大鼓遵令前往。康熙皇帝从数百种鼓声中听出谷家大鼓不同凡响,不由龙颜大喜,钦定为“天下第一鼓”,赏赐每位鼓手一顶八抬大轿荣归故里。
从此,有了轿鼓一说,称为谷家轿鼓。后来,冀西流传一句俗语:出帝手,加皇封,声震天下第一“咚”,说的就是谷家轿鼓。
轿鼓,分为粽子头、风搅雪、线儿鼓、双座子、八镲、八铙、大力胜、上架等七个段落。各段落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鼓槌就是指挥棒,敲打时要指挥镲铙等配套乐器,像指挥一个交响乐队。一套轿鼓敲完历时一小时,鼓槌敲击鼓面五万多次,镲敲四万多次,铙次数最少但三万多次。鼓声随鼓手感情变化而变化:时而像进行曲,浑厚、响亮,犹如万马奔腾;时而像抒情诗,轻声细语、娇柔缠绵;时而像雷霆风暴,惊天动地、气吞山河;时而像三月春雨,淅淅沥沥、沁人肺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