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位名为“屠辛”的清苦少年苦苦哀求之下,这份差事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也算勉强混得口饭吃。
小镇与外人来往本就不多。
照理说,如今“奉旨造剑”这颗摇钱树都倒了,就更加少有新面孔。
但今天东城门的栅栏外,却有好多人在等着开城门,不下三四十人之多,男女老少,都有。
这是小镇,头一次迎来了这么多的外乡人。
小镇当地百姓的进进出出,无论是去剑炉还是去做庄稼活,都很少走东门。
理由很简单,小镇东门的道路延伸出去,既没有什么剑炉,也没有什么庄稼地。
此时,屠辛穿着自编的草鞋、满是补丁破旧不堪的衣服、裤子,和那些外乡人隔着一道木栅栏,两两相望。
那一刻,骨瘦嶙峋的少年,并不期待着这些陌生的面孔中,能有自己的“买剑人”,能带他走出小镇出人头地。
只是有些羡慕,那些外乡人,身上的厚实衣衫,肯定很暖和,能挨冻。
门外那些人,明显分作好几拨,并不是一伙人,但都望向门内的屠辛,大多脸色漠然,偶有一两人,视线早已越过少年的背影,望向小镇更远处。
有个身披大红袍、头戴高冠的年轻人,身材修长,腰间悬着一柄纯碧色小剑,就像一汪碧潭凝结在其中一般。
他似乎等得不耐烦了,独自走出了人群,就想要去推开本无锁的木栅栏大门。
只是在他手指碰到木门的时候,却突然猛然停下,缓缓收回手,双手负后,笑眯眯地望向门内的屠辛,也不说话,就是笑。
就在这时候,一个头发乱糟糟的中年汉子,猛然推开了门,对着屠辛骂骂咧咧说:“小王八蛋,是不是掉钱眼里了?这么早来做催命鬼,赶着投胎去见死鬼爹娘啊?能不能有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志气?”
这骂他的中年光棍姓聂,本身就是个经常被小镇百姓取笑打趣的对象。
尤其是那些胆大的泼辣妇人,别说嘴上骂他,动手打他的也不少。
再加上这人极其喜欢跟穿开裆裤的小孩吹牛,说什么老子当年在大韩国,一人仗剑入韩都,以一招白虹贯日之势,杀韩相于殿前,且全身而退。
当然,这些话自然是没有人信的。
可偏偏白间对聂姓中年光棍很是尊敬,就好像他说的一切都是真的一样。
面对男子的谩骂,屠辛只是翻了翻白眼,也并不与中年汉子置气。
一来,小镇并没有几本书籍,且只有一座私塾,乃文化浅薄的乡野之地。
二来,像他这种如同无根浮萍和柳絮的人,一年四季不知道要历经多少谩骂。
如果被人骂上几句就恼火,干脆去找镇上那口宽大的桃花井,跳下去算了,省心省事。
……
……
中年聂姓光棍对屠辛没好气地说:“你那点破事,一会儿再说。”
小镇没有谁把这个家伙当回事。
但是外乡人进入小镇,男人却掌握着生杀大权。
他一边走向木栅栏,一边伸手掏着裤裆,动作神情极其猥琐。
这个背对着屠辛的聂姓男子,打开东城门后,时不时跟人收取一个小绣袋,收入自己的袖口,然后一一放行。
而这些绣袋,跟当初那位拥有阴阳眼的锦衣少年,扔给白间的那个钱袋,一模一样。
……
……
从城东门一路西行,要想进入小镇镇中,轩辕巷是必经之地。
雪后的阳光并不暖和,但沐浴在人身上会很舒服。
小白与白间朝夕相伴多年,只要白间一个眼神,小白便会知道白间的心意。
于是当白间看了一眼院中那把老竹椅,来到院门口的门槛外时,小白心领神会,将那把老竹椅搬了过来。
白间就此躺在了竹椅上,沐浴着阳光,闭目养神。
小白也没有就此歇息,她去灶房提了一个不太好看的小炉子,开始生火煮茶。
渐渐的,白裙婢女那娇美的额头,开始出现小粒小粒晶莹的汗珠。
只要看上一眼,便会生出惹人怜爱的感觉。
……
……
那些外乡人经过了轩辕巷,大致分作八批。
偶有人看向了躺在老竹椅上的白间,依旧神情漠然。
但大多数人的目光,还是更多的停留在白间背后,那被蜀中云锦绸缎包裹着的剑匣,和那正在生火煮茶的白裙婢女身上。
不过所有人都没有停下脚步。
除了那位头戴高冠、身披红袍、腰悬碧剑的青年。
就如同当初隔着那道木栅栏,看白间的邻居屠辛一般,他只是笑,并不说话。
小白煮好了茶,倒了一杯,然后端到了老竹椅旁,双手奉上。
白间睁开了双目,接过了那杯白雾蒸腾的热茶,然后看向了红袍青年。
红袍青年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一些,就像三月的春风一般和煦,恍惚中,檐角的冰雪都融化了些许。
和趴在门口用好奇的眼光看向外乡人的孩童不同,眼前的白衣少年未免冷漠的有些过头。
青年卖关子似地问道:“你知不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些人,与你们大不相同?”
白间点了点头,说:“我知道。”
高冠风流、锦衣华服的青年闻言怔了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