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兵部王伯安上书,未提及刘瑾,直言陛下英明,故臣子才都纷纷直言敢谏,望陛下广开言路,让这些官员官复原职,陛下之仁德乃天下之万福。”
“刘瑾劝言陛下,此疏奏表面是在褒扬陛下,实则是指责陛下犯了错误。”
“同日,帝下旨,延杖四十,下锦衣卫狱,王伯安一时昏死,至第二日暮,方醒于狱中……”
钟逸尘一拳砸在自己腿上,
“伯安这封疏奏写得极尽委婉,可皇位上那个蠢东西,显然根本就没看懂!”
当时在狱中醒来的王伯安也是这么想的,他不禁为大明的将来深感忧虑。
人站在牢门外,和躺在幽暗潮湿的囚牢中,感觉完全不一样,所以伯安心里半点也不平静,毕生追求的理想,被半口枯井里的泥沙裹挟,搅起惊天骇浪,很快就淹没掉所有意识,
“漫漫人生,他还活着,过些天,腿还能走路,怎么走也走不出四方牢笼!余下的时光,就这么蹉跎在这种鬼地方,申冤无门!”
世上有许多人会突然顿悟,往往是死而后生的一刹那,
那一年,佛陀从菩提树下惊醒,双手合十,
司马迁被腐刑折磨险些命丧大牢,之后才在狱中写出了史家之绝唱《史记》。
周文王被囚,几经推衍,在牢房里留下一本,上达天理人文,下管你家祖坟的《周易》。
这一年,王伯安靠在冰冷的墙壁上,潸然泪下,并非因为身上的伤痛,而是想起了远在家乡的诸夫人,和竹林外书房前的父亲。
壮志未酬,泪满襟,
身未死,待重头来过……
五天后,王伯安收到了他在狱中的第一份大礼,
牟大人带着钟世子嘱托给他的书卷来到王伯安面前,
“王大人,你……你还有什么想要从家中带来的东西?尽管告诉我,我都给你搬来。”
王伯安欣喜的抚摸过手里的《周易》,眼中有了几丝神采,看着牟千户道:
“这儿哪儿有什么王大人?牟大人您暗中照顾我许多,伯安都牢记心中,不敢说回报二字,只求牟大人今后少来探望我便是。”
牟斌心里难受,他知道王伯安在保护他,
如今宫里宫外接连发生这么多事,他还没从追捕钟世子的案子里反应过来,一夜之间,又有这么人下了召狱,如今就连安宁公主也劝他养病避祸,牟千户满胸口的愤懑,无从说起,离开大牢时到底没能忍住,回头嘱咐手下,
“地牢寒冷,诸位大人尚未定罪,去添些棉被过去。”
“是。”小手下应声。
牟千户无奈摇头,“人老了,不中用了!幸好白永年在外办案,若他此时在京中,非把这地牢大拆八块不可?”
暗无天日的地牢,幽微的灯火和书卷化成清风白云,让王伯安想起了远在家乡的阳明洞,
这洞的名字是他取的,
原来“阳明”最初,都生长在黯黑深渊的底部……
没多久,沐清又送给伯安第二份大礼,据说小皇帝的御书房开始闹鬼……